5月16日,中国校友会网发布最新2012中国大学杰出校友排行榜,报告显示,中国政学商界杰出人才北京大学与清华大学贡献最大,已达世界一流大学办学水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和南京大学名列中国校友会网2012中国大学杰出校友排行榜前五甲。
这些成功的具有名校背景的企业家固然是知识阅历丰富而广泛。但是,为何只是以钱来衡量?那些更多的成功人士并非来自某某名校,他们的富又是什么造就的呢?更重要的是,造富能力是衡量一所好大学的标准吗?不能造富的大学是好大学吗?[详细][微博热议]
高校造富榜与大学精神总第115期
我们的很多大学,虽然改革的呼声很高,这些年的教育模式、考试模式和十几年前相比,进步不是太大。要搞出惊世骇俗的创造性成就,就更是奢望了。这是教育品质的物化、教育发展方向的偏差,更是人才培养的“浅薄化”。在这种混沌的背景下,大学津津乐道于“培养了多少大富豪”,也就见怪不怪了。[详细]
这份排行榜同时列出了各校培养出的政界英才、两院院士、社科学家等的数量。但是,纵观各媒体对这份排行榜的报道,着墨最多的,仍然是各校亿万富豪的数量和他们的财富数额。市场化的媒体的报道倾向是在迎合受众的口味,所以,这种倾向性,反映出的不仅是媒体的关注点、兴趣点所在,更是公众的兴趣和关注所在。[详细]
我们不能如鲁迅先生所说,看到胳膊就想到大腿,看到富豪就简单地联想到铜臭,想到它与大学的不兼容。所以,那些附加于大学富豪校友排名上的纷扰争议,其实更是一种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的冲突。大学应该具有一种不与世俗苟同的气质,应该以培养令人尊敬的学者、科学家等为最大荣耀,这是公众对于大学的心理预期,而现实的情况是,一些大学丑闻屡出,当富豪校友这种充满着世俗成功学气息的排行榜出来时,公众的不满与戏谑便借此而发。 [详细]
能培养出富豪,固然是件好事。但是,大学之大,不在于培养富豪之多。因为社会不仅需要经济学家、工程师、教授等精英人才,还需要厨师、技师和服务员等实用人才。学生从高校毕业后,创业成败还受到创业环境、家庭背景、个人能力等诸多因素影响,现在,单把富豪与所就读的高校联系到一起,高校以富豪论英雄,无疑是排行的变味,也让排行榜沾染了铜臭和功利。[详细]
吹起造富之风不仅仅是清华北大,国内各大高校的MBA和EMBA班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也充分说明了高校的财富语境正在不断加重,而高校的造富能力与其能力、地位等等也呈现了一种正相关之势。 一些论文校友报一个总裁班,交一批论文,混一纸文凭,就可以大大方方地在各种法律文件上炫耀自己的名校血统,这显然是一种光怪陆离的奇特现象。[详细]
北师大教授董藩喊出了“40岁时没有4000万身家别来见我,也别说是我学生”的口号,声称贫穷意味着高学历者的耻辱和失败。教育部前发言人王旭明抛出“穷人的孩子不适合读北大清华”之论,宣称名校资源有限,所以很贵。
大学不是职业学校,更不是“权贵培训班”。大学要有基本的人文精神,有起码的完善人生、升华人性的功能。但时下的功利主义思想,正将大学渲染成实现个人欲望的工具。[详细]
清华、北大各自培养和造就的80多名亿万富豪校友,是不是货真假实的正牌学生,不过,现在高校尤其是名校类似于MBA或者EMBA这样的培训班很多,大家都知道,这种培训班学费很高,但是上课时间很短,如果是富豪上了这样的培训班,而说自己是清华、北大的毕业生,那么认定清华、北大就是亿万富豪摇篮,彼此都会有一种沽名钓誉的感觉。[详细]
造富一词只是一个中性词。与道德无关。即便有关,也应该在现在的市场体制之下,得到新的寓意新解。用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前院长张维迎先生的话就是,“谁赚钱多,说明谁对这个国家和社会的贡献大”。
只要是依据现行的法律法规来赚钱,凭本事、智慧、劳动和生产要素来赚钱,所造出来的富也都是光荣的。或者说,在守法的基础上最大程度的追求物质,没有罪过,也不能代表精神的腐化和人生的堕落。
其实,大学造就富豪本身就代表了一种能力,这种能力和搞学术、搞科研没有矛盾,也并不冲突。因此,我们不能一提到“造富”现象,就认为这所大学已经远离了原本意义上的大学精神,“造富”能力强代表不了大学的堕落。
当下我国的大学确实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但是必须要明确大学不是大众痰盂,大学经不起太多不靠谱的批判。任何一所大学,都不应该拒绝来自各个方面的排行榜。对于世人来讲,无论是所谓的高尚者,还是实际者,也都不需要用高尚与道德来绑架之。[详细]
即便大学富豪校友排名充满着浅薄的气息,但它依旧掩盖不了富豪校友依旧是世俗眼中成功者的事实。就算是在美国,它们的顶尖学府也常常以培养出多少名总统为荣。总统和亿万富豪都是一样的世俗成功者。更进一步说:无法造就富豪的大学就一定是好大学吗?它至少在学生的财富意识培养上存在着缺陷。[详细]
名校造富,猛一看,像是倡导知识创造财富;细一看,把问题看得过于简单和片面了。富豪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出现的现象,并非名校或知识直接促成的。社会财富迅速向一部分人集中,需要诸多机缘,仅有名校出身或知识,并不能必然造就亿万富豪。[详细]
实际上,作为名校,真正值得关注的不是造富,而是其学术贡献与国家投入是否成正比,社会期望与国际影响力是否成正比。衡量一所高校的社会影响力,不是其造就多少富豪,而是培养了多少学术精英、多少学科大家,以及科研成果对社会做出了多大贡献。中国高校如果真要排个榜比比高下,应该把能够诞生多少个国家科技大奖获得者、甚至诺贝尔奖得主作为衡量指标。
在造富排行榜的背后,在财大气粗的校友面前,在金钱开始逆袭大学的时代,很多时候大学往往保持不了该有的淡定,选择傍富。[详细]
我相信一所大学的价值,不能用毕业生的工资来判断。更不能以他们开的汽车、住的房子来作准,而是应以它的学生在毕业后对社会、对人类的影响为依归。所以,我们的大学里,不要让学生身上散发着满身的铜臭味,要让他们知道能为社会创造价值才能体现教育的所在。[详细]
同样是将校友作为排行内容,国外的大学排行榜,关注的重点就很不同,美国杂志《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制作的一种排行榜,所关注的就是校友捐赠率,即一所学校毕业校友中有多少向母校捐赠,捐赠率高,反映出这所学校的教育质量高,以及校友与母校的关系密切。这是一个鼓励各大学重视所有校友,帮助校友成功,而不是只关注杰出校友的指标。
另外有的排行榜,则将杰出校友聚焦到获得诺贝尔奖的在校教师和校友身上。首先,诺贝尔自然科学类奖项是得到世界公认的,且其评审完全独立;其次,这反映出大学的学术水平,而不是造富能力。选择行政性和功利性的指标,反映出评价机构自身的急功近利。[详细]
自我陶醉和自我满足其实是一种富贵病。教育对一个国家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作用,一个国家的教育水平,是衡量该国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鉴于此,国家对教育尤其是大学教育投入雄厚的资金,然而许多大学却没有把这笔资金用在刀刃上,没有用在提高科研能力和人才培养能力等软件建设方面,而是用于圈土地、盖大楼等硬件方面,甚至还被媒体曝出有修建豪华校门、豪华教学楼、五星级酒店等壮举,这不由令人慨叹,在富贵病的浸染下,大学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已经跑偏了。[详细]
策划制作 和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