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基金   微博   新闻   个人门户  search2

  柳传志表示,中国是需要改革与改良,把我们的价值观中一部分和普世价值有矛盾的,逐渐变成大家有共性的理念。但这里面有个逐渐的过程,就跟外汇似的,砰一下拧过来,老百姓接受不了,就会出事。我们如果现在就一人一票,大家肯定赞成高福利、分财产。还保护什么私人财产,先分完再保护,完全有这种可能。它会一下把中国拉入万劫不复的场景。一人一票固然不是最好的制度,但是它也不是最恶的制度、最不利于市场化的制度,为什么柳传志会反对一人一票?中国的企业家为什么会走向反对最能保护自己的制度?[微博热议]

事件回顾

柳传志回应一人一票论:没有能力以天下为己任

  联想控股董事长柳传志在“2012年绿公司年会”上自嘲回应“一人一票,万劫不复”的言论,称自己受到了“千夫所指”。“我自己亲身经历过一些暴力性的场所,我很厌恶。”他认为能做的事情,就是努力办好企业,多缴税,多提供就业机会,诚信经商。“我的原则是没有能力以天下为已任的,但是我和我的同事必须为联想的工作负责任。”他表示。[详细]

柳传志:一人一票会把中国拉入万劫不复情景

  中国是需要改革与改良,把我们的价值观中一部分和普世价值有矛盾的,逐渐变成大家我们如果现在就一人一票,大家肯定赞成高福利、分财产。还保护什么私人财产,先分完再保护,完全有这种可能。它会一下把中国拉入万劫不复。有些社会学者的观点,我很能接受。要改革、改良,你得改,不能不动,但是也不要非得往革命的方向走。[详细]

一人一票论为何引热议

过度福利化在中国30年内是伪靶子——柳传志担心多余
    柳传志说,欧洲竞争力的衰退是因为过度福利化这个判断可能没错,但这跟中国有什么关系?中国当下不仅没有面临“过度福利化”的问题,很多方面甚至连最基本、最底线的保障都没有实现。正如社会保障专家郑功成所认为:在中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中,福利病至少在30年内均是一个伪靶子。当下普通民众争取的是兜底的福利保障,所以柳传志无须多担心。[详细]

贫富差距带来的仇富心理——穷人瓜分富人财产是杞人忧天
     “仇富心理”是近年热议的一大话题,即便真有此心理,大家也不会“仇”合法来源之财富,像柳传志这样的企业家,靠自己的知识和创造力获得阳光财富,民众普遍把他当作奋斗的榜样,而不会仇视,更不会产生瓜分其家产的冲动。中国青年报一项调查显示,大多数人认同济贫比劫富重要,在被问及如何缩小贫富差距时,73.5%的受访者认同“提高低收入人群收入水平”,而非“对高收入人群课以重税”。[详细]
柳传志的身份引发民众忧虑——他的想法是否代表了中国精英?
     柳传志说:我们如果现在就一人一票,大家肯定赞成高福利、分财产。把福利诉求、私人财产权及保护,和”一人一票“强拉到一起,柳传志的论述逻辑显而易见——“一人一票”会像曾经的打土豪分田地、均贫富一样,构成对既有社会经济格局的破坏。殊不知“一人一票”解决的是参与权问题。说给了民众参与权,民众就会变为暴徒,“一人一票”就会演化成多数人对少数人的暴政,这是多么武断、多么可笑和可怕的精英思维模式。[详细]

柳传志事件折射中国精英阶层内外困境

    单就个体而言,中国精英阶层中不乏依靠自而身努力获得成功的人,同样许多精英也具有很强的社会操守和责任意识。但伴随着整个精英阶层中精英品质的退化,精英阶层开始陷入困境。

中国精英内在的困境

精英傲慢激发的社会对立
    精英的傲慢源自占有权力、财富、话语权的精英油然而生的优越感,从行为上表现为强者对弱者的忽略甚至欺凌。当然这种从优越感上滋长出的傲慢很少表现在精英之间,主要针对的是普通大众。[详细]
精英封闭造成的自我停滞
    精英的封闭首先表现在精英个体与社会的自我隔绝上。许多精英在进入社会上层后,便迅速将注意力转到个人的小爱好、小乐趣和小生活上,轻易忽略掉底层社会生存的艰辛。一部分精英在通过信仰佛教、基督教等来寻求个人解脱、自我救赎时,却忘了宗教应有的怜悯和慈悲之心,没有兴趣也没有勇气去关注社会,特别是关注底层社会。[详细]
价值观与道德缺失
    中国的市场与国外市场相比还不完全成熟,其中一个重要表现就是商业道德的缺乏,企业家缺乏足够的社会责任感。任何一个有知识、有道德和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家都首先应该关心员工与企业共同进步,在创造日益剧增的利润同时,让员工也享受企业成长的红利。[详细]

中国精英外在的危机感

中国商人无法具有独立人格
    中国历史给商人设定了两条原罪,即无奸不商,不符合道义要求;私欲无边,不利于社会稳定。在此两条原罪的阴影中,中国商人要想有一种具有独立人格的精神品质根本 不可能。真正的企业家精神在今天的中国仍是稀缺品,因为政治生态中仍有太多的绊马索,导致的结果就是企业家不得不跪着或半跪着生存。[详细]
企业家觉得不安全
    总体来讲,改革开放以后,这些民营企业家现在取得的成就,过的生活,是我们这个年龄做梦都没有梦见过的,这是一个基本事实。民营企业家恰恰是拉动生产力或者推动生产力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如果这些企业家觉得不安全,或者不能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时候,他们就会走。他们的移民可能除了业务难做以外,可能有的时候会觉得某些不安全因素。[详细]
精英逃避引发的社会溃败
    精英阶层在推动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同样也从经济社会发展中获得了最大收益,因此精英阶层有义务比一般公众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但在许多精英身上,看不到“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更看不到古代士大夫“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情怀。特别是在全球化背景下,精英们有了更多辗转腾挪的空间,同时也为自己的逃避找到了更多借口和退路。[详细]

解析:中国企业家为何会反对最能保护自己的制度

    一人一票固然不是最好的制度,但是最不恶的制度、最有利市场化的制度,但从市场化受益的企业家为何会反市场?

制度——中国企业家过度依靠权力致富
    本来,独立企业精英和独立知识精英可以构成社会改良的最重要力量,尤其是企业家作用往往更大。然而,行政垄断和行政管制权力过大的结果是,中国的很多企业家要么委曲求全,要么卖身投靠,过度依靠权力而不是依靠法律致富,致富以后对财产和人身安全的保护也不是依靠法律而是要依靠权势。结果,一旦社会两极分化引起穷人仇富,资产阶层不是成为穷人革命的对象,就是成为权力打击以讨好穷人的对象。[详细]

企业家精神——中国商人现在基本都跪着
    真正的企业家精神在今天的中国仍是稀缺品,因为政治生态中仍有太多的绊马索,导致的结果就是企业家不得不跪着或半跪着生存。例如,金融行业的垄断让中小企业度日如年,一些创业的草根阶层要么在刀尖上跳舞,挑战法规的弹性,要么忍受高利贷的巨大风险。沸沸扬扬的"吴英案"就说明了垄断行业害人不浅。此外,一些政府官员变本加厉的寻租行为也让企业家担惊受怕,度日如年 。[详细]

中国需要什么样的企业家

追求利润和社会责任之间平衡
    西方学术界大量的研究表明,恰当的社会责任行动不仅不会削弱、反而会强化企业的经济绩效。是为了赚钱顺便做好事,还是希望为做好事同时赚钱,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心态。以商业的心态去做事已经不行,必须是以公益的心态、商业的手法才能成功。如果只以商业的手法去做事,而不是以商业的心态,公益的手法,只会越走越乱。[详细]
塑造企业伦理、勇于承担社会责任
    企业具有的诚实、公平、责任感等道德品质对于建立良好的声誉是至关重要的,而良好的声誉可以帮助企业吸引商机,吸引预期客户,吸引雇员与投资者,从而在不断增长的潜在收入与市场份额、更广泛地获取人才与思想以及降低招聘、营销、融资的成本中获得经济回报。[详细]
把以创造财富为中心转移到创造价值
    在目前的信息发达的时代,社会真正缺乏的不仅仅是财富,企业家要把以创造财富为中心转移到创造价值,不论是对自己的员工、对股东、对客户还是对社会,如果时时刻刻把创造价值放在首位的话,我认为企业可以有更大的、更长久的盈利。同时企业家本人也会很开心。[详细]

学者观点

许小年:企业家需重振企业家精神
    企业家精神和权势文化之间存在此消彼长的关系,当社会不再激励和奖励创造价值的企业和民众,而将人们的聪明才智、时间精力引向再分配而不是价值创造时,其长期后果则是价值创造部门的萎缩以及价值创造速度的下降。我国正处于转变经济增长模式的关键时期,鼓励和促进创新是转变增长模式的根本性措施。而企业家的使命和工作就是创新,在这个时候重提和重振企业家精神就显得格外重要。[详细]
陈九霖:企业家不应为财富牺牲自由
    据统计,在2010年1月到2011年7月的19个月里,知名上市企业中就出现了19名总经理/董事长级别的高管离世,其中,百事通COO吴征等高管因病辞世。在这19名逝者之中,因患病而亡者的比例最高,为12位,达到63%;因抑郁原因自杀身亡的有4位,占21%;另外3位则系意外身亡。另据《中国企业家》杂志的调查结果,目前有高达90.6%的企业家处于不同程度的"过劳"状态。因此,健康对于企业家来说,似乎成了一种奢侈。[详细]
章政:商业精神和伦理标准的高度一致
    从银广厦股份到中关村投资,从三鹿奶粉到富士康事件等问题都说明,中国企业家在整体上其精神和道德水准仍处对于企业家来说,懂得放弃一些东西可能比学会如何取得更重要,因为放弃换来的可能是更大的选择和生存空间,这不仅是竞争命题的高阶答案,也是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不二选择。于贫弱的初始状态。完美是一种和谐真实,企业家的完美应该是商业精神和伦理标准的高度一致。 [详细]

网友热议

专题策划制作 和讯评论 和讯社区
CopyRight © 和讯网 北京和讯在线信息咨询服务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r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