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已授权

注册

利率还要上多少?

2019-04-14 20:38:05 和讯名家 

  摘要

  如何看待调整压力?我们的观点如下:

  经济发展需要相对稳定的货币投放。最近利率震荡调整的重要原因是央行操作中体现了态度上的小变化,这使得市场对于货币政策的方向存在疑虑,叠加数据的转暖,进一步加剧恐慌。与此同时,目前而言货币政策还无法全然转向,因为基本面还离不开货币政策宽松环境的支持,除非我们的判断错了。至少从目前来说,把经济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底部还是有压力,海外变化也充满不确定性。今年内外力量作用在一起,在基本方向上,我们还是认为利率要往下走。

  此时需要特别关注即将到来的MLF到期置换情况,如果用TMLF来置换,那么12月19日前后对应的利率位置能否成为市场调整的有效上限?

  市场点评与展望

  1. 策略展望:利率还要上多少?

  债市近期调整幅度逐步加大,十年国开活跃券已经超过3.8%,国债也在3.3%以上,从年初利率低点至今,国开调整幅度超过40BP,随着新一轮数据的密集公布,调整压力似乎有增无减,如果这是牛市回调,何时能够结束?为此,我们有必要对过往债市牛市回调的历史条件进行回顾。

  1.1 历史上的牛市回调

  我们以10年国开债收益率作为参考利率,以10年国开债收益的最高点作为债牛的起点、最低点作为债牛终点,那么历史上共有5轮债市牛市。

  就如去年12月份的团队报告《债牛已是下半场?》所指出的,从历史上的牛熊转化拐点信号来看,宽信用达成是前瞻信号,基本面拐点是确认,滞后的货币政策甚至宏观调控拐点才是精确信号。

  在这4轮债市牛市中,均经历过程度不同的回调,我们选择历次牛市中回调幅度最大的进行分析:

  2004年11月-2005年10月债市牛市当中,10年国开债收益率下降了接近220BP,2005年8月经历了此轮牛市最大的一次回调,回调幅度约50BP。

  2008年8月-2009年1月的牛市当中,10年国开债收益率下降约220BP,但在2008年11月期间债市经历了1轮回调,回调幅度达到37BP。

  2011年9月-2012年7月的牛市当中,10年国开债收益率下降接近100BP,但在2012年1月-4月期间债市经历了1轮回调,回调幅度达到54BP。

  2014年1月-2016年10月的牛市当中,10年国开债收益率下降超过290BP,这是历史上持续时间最久、利率下降幅度最大的债市牛市。不过这其中仍经历了债市回调,2015年2月-4月期间回调了61BP。

  1.2 债券牛市中回调的原因

  (1)2005年8月:基本面和通胀小幅回升

  2005年8月,货币政策本身没有发生实质性的调整,虽无降准操作,央票发行利率稳定在低位。不过,8月资金利率有所上行,直接影响市场情绪。

  一般认为,资金利率上行部分源于市场对于汇率改革的担忧。

  2005年7月中国第一次进行汇率改革。对于汇改的影响,市场有多空两种看法:空方认为,汇改导致的人民币升值,将使境外热钱获利出逃,导致资金紧张;多方认为,汇改表示人民币短期升值压力仍然明显,因而短期内资金的外流不会发生。事后来看,汇改后资金利率并未发生明显的上升。

  当时债牛小幅回调另一原因是2005年8月公布的数据显示基本面和通胀小幅回升,引发市场对于基本面改善和通胀上行的预期。

  社融余额同比自5月后企稳回升,中长期贷款同比有所下滑,但相应的占比却有所提升。

  国内PMI触底反弹,从7月的低点51.1上升至9月的55.1;此外,5月后海外PMI也有所上行。

  工业增加值、出口和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均保持上行。

  通胀数据:8月11日公布的7月份CPI为1.8%,超过投资者预期,CPI同比上行部分受到国际油价上涨的影响。而实际上更精确的通胀预期信号实际上是央行发出来的。2005年7月,时任央行副行长吴晓灵指出:“如果能够按照资源稀缺的程度调整能源价格和资源价格的话,还有很多服务的价格,如果也按照市场供求的规律调整的话,应该说我们还面临着通货膨胀的压力。”CPI数据和央行表态引起了市场对于通胀上升的担忧。

  此轮债牛回调中,基本面和货币政策都有影响,但由于短端利率受到汇改的担忧有所上行,导致期限利差小幅收窄,而隐含税率有所上升。

  (2)2008年11月:降准前的长期债券供给冲击。

  相对于其他几轮债牛回调,此轮回调幅度最小(37BP)、回调时长最短(不足2周)。此轮回调的最主要原因是降准前的债券供给冲击。

  虽然2008年10月央行进行过1轮降准,但当时市场普遍认为仍会有后续降息降准操作。在这样的市场预期驱使下,11月上旬利率仍继续走低,但由于市场对于再度降息降准的兑现时间并不确定,持续的等待叠加11月中旬长期债券的供给明显增大,导致11月中下旬利率出现回调。不过,在11月26日央行确认降准之后,利率再度下行。

  (3)2012年1月-4月:基本面短暂改善

  2012年初,央行上调了逆回购利率,另外外汇占款增量的下降引发了市场对于资金外流的担忧,导致资金面收紧。

  此外,2011年底到2012年上半年共进行了3轮降准,准备金率总共降低1.5个百分点。

  信贷数据总量表现小幅提升,宽信用效果初现,但结构上仍存在一定隐患,这主要体现在社融余额同比小幅增长,但是更能体现信贷质量的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却持续下降,这也为4月之后基本面大幅下行埋下伏笔。

  在宽货币和宽信用的作用下,2012年初大部分的数据显示经济基本面有所改善(实际上只有短暂改善,2012年4月之后基本面大幅下行)。

  2012年初基建投资同比触底反弹,不过房地产投资同比仍在下滑。

  2012年2月工业增加值同比大幅增长至21.9%(包含春节效应,2012年春节较早,为1月23日)。固定资产投资同比虽然相比2011年略有下滑,但仍处于较高水平,维持在20%以上。前瞻指标PMI出现大幅提升,从之前的低点49上升至2012年4月的53.3。

  此外,通胀在经历了2011年的大幅下滑后,2012年初出现了短暂的止跌回升,2012年1月CPI同比上升至4.5%,超过市场预期。

  在基本面改善和通胀上升的预期下,债市出现了短暂回调。不过,由于此阶段经济基本面改善只是短期的,并没有全面企稳,4月份之后基本面大幅下行。另外,此时欧债危机进入新阶段,希腊公投退欧导致全球避险情绪上升,6月全球主要央行一起行动以稳定市场流动性。基本面大幅下行叠加全球央行操作使得4月后利率再度下行。

  由于2012年初经济基本面有所改善,长端利率上升幅度更大,期限利差持续走阔。隐含税率则出现明显提升,说明国开债收益率上升幅度高于国债。得益于宽信用的实施,信用利差收敛显著。

  (4)2015年2月-4月:资金面收紧叠加地方债供给冲击。

  2015年上半年债牛回调时,金融数据改善明显,总量上社融同比大幅上行,结构上中长期贷款同比和占比均有所改善。

  不过,实体数据出现回落,基建投资、房地产投资、工业增加值和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均出现下滑。

  通胀方面:CPI同比虽然小幅提升,但仍处于低位水平,通胀对债市回调的影响相对有限。

  在基本面和通胀本身不足以支撑债市回调的情况下,货币政策实际上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不过,虽然当时货币政策相对宽松,但实际上10年国开债收益率仍在上行,这主要是受到资金面收紧以及地方债供给冲击的影响。

  (I)资金面收紧

  从资金面来看,虽然2015年上半年央行进行了多轮降息,两轮降准,货币政策有所宽松,但实际上2015年2-3月份依旧出现了“小钱荒”,这刚好与此轮债牛回调的时间点对应。

  诱发这两轮“小钱荒”的原因是多样的,除了季节性因素之外,主要还包括:

  i)利率市场化改革导致资金利率上行。从2014 年11 月开启的新一轮降息周期中,央行逐渐将存款浮动上限扩大至1.5 倍。在2015年初,利率市场化加速的预期比较浓厚,对于银行而言,在激烈的负债端竞争中,负债成本下行动力有限,相对资产而言,负债端成本是上行的。

  以16 家上市银行为例,对比2015 年中期和2014 年年末的存款成本率,在同期大幅降息的情况下,五大行和城商行的存款成本率分别上行1.8BP 和1.4BP,股份行的平均存款成本率也仅下行2.1BP。

  ii)美联储加息预期提升,存在资本外流压力。2015年2-3月的小钱荒时期,正值美联储加息预期愈发浓烈之时,美元指数突破100 点,人民币汇率也出现较大幅度的贬值。与此同时,由于央行宣布退出对于人民币汇率的常态化干预,央行口径下的外汇占款在春节后出现大幅下滑(季节因素下,应当大幅增加),反映出一定的资本外流压力,对于资金面的紧张程度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iii)股市对债市流动性形成挤占。2014年IPO重启,IPO逐渐从审核制转向注册制,这使得2015年上半年IPO和A股增发大规模放量,投资者对于打新和定增的强烈需求导致大量资金流入股市,对债市形成一定挤压。2015年6月中旬,当时大规模的新股申购冻结了大量资金,同时叠加年中考核、缴税等季节性因素,资金利率出现快速攀升,7天回购利率最高升至3.2%。

  (II)地方债供给预期冲击

  2015年3月,财政部下达地方存量债务1 万亿置换债券额度,允许地方政府将部分到期的高成本债务转换为低利率的地方政府债,以缓解地方政府压力,由此带来了第一波地方债供给预期冲击。纵使当时基本面表现并不佳、货币政策也在逐步宽松(体现在逆回购利率下调和降准)对债市利好,但是市场对于预期巨额地方债供给的担忧超过前两者的利好影响,引起债市回调,国开债收益率大幅上行。

  2015年6月,财政部下达了第二批1万亿元地方政府债券置换存量债务额度,带来了第二波地方债供给冲击,再次引起了市场的担忧和债市回调。

  受到地方债供给冲击的影响,长端利率上升幅度更大,期限利差持续走阔。隐含税率则出现明显提升,说明国开债收益率上升幅度高于国债。信用利差方面,由于宽信用效果不佳,低等级信用利差收敛程度有限。

  综上所述,历史上4轮债市牛市回调的原因不尽相同,但我们仍能从中总结出一些共同点:

  货币政策调整以及基本面预期改善是造成债牛回调的主要影响因素,而其他特殊因素(如地方债供给冲击)也会产生影响。

  1.3 怎么看最近一轮债市回调?

  按照以往的经验,如果在没有其他特殊因素的影响下(如2015年上半年的地方债供给冲击),债市回调程度主要取决于两个方面:基本面预期变化以及基于货币政策的流动性变化。回调持续的幅度和时间则需要新的预期差的形成,那么怎么看此次债市回调?

  (1)基本面

  从最新3月和1季度的数据来看,基本面有所改善是不争的事实,社融数据持续超预期,PMI、通胀、出口同比均有不同程度的上行,不管是否季节性,市场总归是按照已有数据趋势外推为主,那么就着这样的角度,债市承压是不争的事实。

  回调的时间和幅度还要看未来数据的波动,比如类似于2015年社融能否出现再度下滑与波动。

  外需则需要观察季节性因素之外的趋势。2018年春节在2月16日,2019年春节在2月5日,节前抢出口,节后出口下降,导致2018年2月的出口多,3月出口少,因而导致2019年2月的出口同比增速大幅下降,3月出口同比大幅回升。可以对比的是2015年、2016年春节,2015年春节在2月19日,2016年春节在2月8日,和2018年、2019年的情况类似,2016年2月出口同比增速-27.96%(2019年2月为20.8%),2016年3月出口7.53%(2019年3月为14.2%),而2016年4月出口同比转负至-5.24%。此外,从消除春节因素的季度数据来看:一季度出口同比增速1.4%,较去年四季度下降2.5个百分点,是2016年四季度以来的新低。

  通胀存在压力关注猪油变化。由于受到猪肉价格上涨的影响3月CPI同比上升至2.3%,PPI同比也上升至0.4%,基本符合市场预期。不过,正如团队之前的报告《如何看待猪通胀?》所指出的,未来猪肉价格大概率仍会上涨,但是对CPI的贡献较前期有所下降,突破3%的概率比较小,未来关键是要观察猪油走势。

  虽然年初以来国内基本面向好,但仍需继续观察,等预期差。预期差来自于两方面,一方面是国内实体数据的波动,另一方面是外围环境的变化。当然,这里面核心还是在于宽信用的效果和持续性。

  (2)流动性与货币政策

  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基本面数据都在进一步改善,金融数据转暖、叠加通胀压力加大以及出口数据回升,短期内似乎很难让央行有加大投放的理由。不过就如团队之前报告《向着最有利的方向!——天风总量团队联席解读》所指出的,现在经济和宏观环境需要相对稳定的货币投放进行支撑,目前应该还没有到央行需要收紧操作的时候。

  所以即将到期的MLF该如何处理可以对未来货币政策形成新的指引。既然央行如此强烈地排斥降准,那么用TMLF来置换就成为一个相对合意的方式,基于此,无论是量还是价,都不存在流动性的进一步压力。至于进一步的信号则还是要看4月之后降准的可能性和两轨并一轨对市场利率的影响。

  (3)外围输入性风险

  在过去几次牛市回调中,结束回调的因素除了基本面之外很重要的因素是外围,比如2012年欧债危机的深度影响,按照目前全球经济和宏观形势变化,全球衰退性风险再进一步加大,欧美都不稳定,完全有可能带来新的输入性的避险压力,值得关注。

  1.4 小结

  牛市回调,其中的原因不尽相同,但仍存在一些共同点:货币政策调整以及基本面预期改善是造成债牛回调的主要影响因素,而其他特殊因素(如地方债供给冲击)也会产生影响。

  最近利率调整幅度较大,如何看待调整压力,3月以来我们一直认为债市需要寻找新的预期差,要等风来。我们的观点如下:

  我们现在的经济需要相对稳定的货币投放。最近利率震荡调整的重要原因是央行操作中体现了态度上的小变化,这使得市场对于货币政策的方向存在疑虑,叠加数据的转暖,进一步加剧恐慌。与此同时,目前而言货币政策还无法全然转向,因为基本面还离不开货币政策宽松环境的支持,除非我们的判断错了。至少从目前来说,把经济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底部还是有压力,海外变化也充满不确定性。今年内外力量作用在一起,在基本方向上,我们还是认为利率要往下走。

  我们需要特别关注即将到来的MLF到期置换情况,如果用TMLF来置换,那么12月19日前后对应的利率位置能否成为市场有效上限?

  所以我们认为利率已经调整到当前位置,虽然目前没有特别的动能可以去做多,但是政策指引只要还起作用,如果有合适的仓位不妨从配置的心态参与。

  2. 市场点评

  央行公开市场操作零投放零回笼,资金利率整体上行,资金供需渐趋平衡,流动性边际转松。周一,央行连续13个交易日暂停公开市场操作,早盘资金面整体宽松,午后有所收敛,资金利率整体上行;周二,央行连续14个交易日暂停公开市场操作,早盘资金面尚可,后受情绪影响逐渐收紧,各期限资金价格均有回升;周三,央行连续15个交易日暂停公开市场操作,资金面早盘紧张,临近午盘有所松动,午后进一步宽松,加权利率继续上行;周四,央行连续16个交易日暂停公开市场操作,资金面先收敛后宽松,隔夜与7天利率倒挂;周五,央行连续17个交易日暂停公开市场操作,资金面整体较为宽松,午后有所收敛,隔夜利率有所下行。

  经济数据公布在即,前半周市场交投情绪谨慎,通胀基本符合预期市场情绪稍有回暖,而进出口和金融数据远超预期,债券利率大幅上行。周一,周末市场多空消息交错,市场交投情绪相对谨慎,收益率小幅下行;周二,化工、原油等大宗商品价格以及猪肉价格上涨,市场对通胀预期强烈,叠加资金面明显收紧,长债收益率大幅上行;周三,资金面边际持续收敛,经济金融数据公布在即,国债一级招标遇冷,午后国债期货上涨稍显强势,收益率整体波动加大,现券收益率整体小幅下行;周四,3月通胀数据符合预期,交投情绪稍有回暖,收益率整体下行;周五,早盘窄幅横盘振荡,午后3月进出口超预期,长债利率有所回调,临近尾盘3月金融数据大幅好于预期,主要利率债收益率向上逐步突破。

  一级市场

  根据已公布的利率债招投标计划,下周将发行21支利率债,共计2394亿;其中地方债13支,共721亿。

  二级市场

  经济数据公布在即,前半周市场交投情绪谨慎,通胀基本符合预期市场情绪稍有回暖,而进出口和金融数据远超预期,债券利率大幅上行。全周来看,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上行7BP至3.33%,10年国开债收益率上行5BP至3.81%。1年与10年国债期限利差扩大2BP至81BP,1年与10年国开债期限利差收窄2BP至115BP。

  资金利率

  央行公开市场操作零投放零回笼,资金利率整体上行,资金供需渐趋平衡,流动性边际转松。银行间隔夜回购利率上行123BP至2.65%,7天回购利率上行40BP至2.67%;上交所质押式回购GC001上行38BP至2.27%;香港CNH Hibor隔夜利率上行21BP至2.37%;香港CNH Hibor7天利率上行5BP至2.51%。

  上周央行周一到周五未开展逆回购操作,无逆回购到期,无净回笼资金。本周无逆回购到期。

  实体观察

  宏观经济

  1. 3月CPI同比上涨2.3%、PPI同比上涨0.4%

  ① 3月CPI同比上涨2.3%(比我们的预测低0.2个百分点),增速上行0.8个百分点,环比下跌0.4%。PPI同比上涨0.4%,增速上行0.3个百分点,环比上涨0.1%。猪通胀如期而至,但不及预期;

  ②CPI食品价格同比上涨4.1%,增速大幅上行3.4个百分点,环比下跌0.9%。鲜菜价格在春节过后一般会有季节性下降,但今年菜价降幅小于季节性,拉动食品项上升:鲜菜项环比下跌2.6%,同比大涨16.2%,增速上升14.5个百分点,鲜菜周期短,预计不会对CPI带来持续性扰动,市场上主要担忧的还是猪通胀;猪肉项环比上涨1.2%(而22省市猪肉价格环比上行10%以上,这是我们预测差距的主要原因),同比上涨5.1%,增速上升9.9个百分点;

  ③CPI非食品价格同比上涨1.8%,增速上行0.1个百分点,环比下跌0.2%。受油价回升影响,交通工具用燃料环比上涨3.6%,同比上涨3.3%,增速上行6.2个百分点,带动非食品价格小幅上行0.1个百分点,其余分项变化不大;

  ④PPI同比上涨0.4%,增速上行0.3个百分点。环比上涨0.1%,增速上行0.2个百分点。原油价格和大宗商品价格继续回升,导致了PPI环比止跌回升,去年3、4月PPI基数都不高,这也导致PPI在4月仍有上行压力,但5-10月PPI基数较高(去年油价的主要上行区间),总体来看今年2、3季度PPI仍有下降空间;

  ⑤受猪-菜共振的影响,3月CPI大幅上行,但幅度小于我们的预期,菜价的影响在1、2个月之内趋于减弱,猪通胀仍然是主要的关注点。

  1)由于猪肉价格同比波动降低,权重下降(由3%降至2.5%左右),这轮猪肉价格带来的通胀压力可能不及预期,预计通胀高点出现在6、7月,CPI高点不超过3%。

  2)由于货币货币政策关注的是季度数据,CPI单季破3%的可能性更小,不会对货币政策带来太大冲击;

  3)从需求-通胀的角度看,我国需求显著不足,从货币的角度看,M2和社融均处于低位,全局性通胀的可能性不大;此外通胀预期也有所下降;

  4)货币政策关注的不仅是CPI,还有PPI以及综合来看的GDP平减指数,由于PPI走低,今年的GDP平减指数中枢下移,实际上是给货币政策留出空间的。

  此外,可以关注一个技术细节:猪肉价格和CPI猪肉项的区别,一般认为22省市猪肉价格和CPI猪肉项的拟合较好,但仔细看,CPI猪肉项的波动幅度要大幅低于22省市猪肉价格,和22省市猪肉价格相比,CPI猪肉项的同比高点要低10个百分点左右,对应到CPI上就是0.3个百分点左右,这也导致CPI高点可能不及市场预期。

  2. 春节因素扰动导致3月出口大幅回升

  ① 3月进口金额(美元计价,下同)同比下跌7.6%,降幅扩大2.4个百分点;出口同比上涨14.2%,增速大幅上行34.9个百分点,大幅超市场预期,贸易顺差大幅扩大至763.1亿美元(前值41.2亿美元);

  ②出口同比上涨14.2%。对主要国家出口均大幅回升:对欧盟、美国出口增速上升36.9和32.3个百分点,对台湾、香港、日本、韩国出口增速上升32.5、25.5、19.1、13.6个百分点。从出口商品看,主要出口商品有所反弹,钢材出口金额同比上涨23%,铝材出口金额同比上涨10%,增速分别大幅上升40和24个百分点。集成电路出口同比上涨15%,增速下降7个百分点;

  ③进口同比下跌7.6,降幅扩大2.4个百分点,原油价格继续上升,但进口数量同比涨幅收窄,导致进口金额下降:原油进口数量增速下降21.2个百分点,进口金额增速7.7个百分点;大豆进口同比降幅扩大2.6个百分点,贸易谈判的积极因素尚未兑现;

  ④ 3月出口大幅回升,要结合季节性因素考虑。2018年春节在2月16日,2019年春节在2月5日,节前抢出口,节后出口下降,导致2018年2月的出口多,3月出口少,因而导致2019年2月的出口同比增速大幅下降,3月出口同比大幅回升。可以对比的是2015年、2016年春节,2015年春节在2月19日,2016年春节在2月8日,和2018年、2019年的情况类似,2016年2月出口同比增速-27.96%(2019年2月20.8%),2016年3月出口7.53%(2019年3月14.2%),而2016年4月出口同比转负至-5.24%。这和2019年的情况很相似,外需下行的趋势并没有变,4月出口增速大概率回落。还可以看季度数据消除春节影响:一季度出口同比增速1.4%,较去年四季度下降2.5个百分点,是2016年四季度以来的新低,进口增速4.8%,较去年四季度下降9.2个百分点,是2016年一季度以来的新低。从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印证,该指数在2018年10月进入同比负增区间,也说明全球性贸易下行的趋势还没有变。

  3. 金融数据全面向好:新增人民币贷款1.69万亿、社融2.86万亿

  (1)社融大幅超预期:信贷、债券、专项债齐发力、非标回稳

  3月社融28600亿元,环比多增21570亿元,同比多增12752亿元;社融同比增速10.70%,18年7月口径社融同比增速分别为9.73%。人民币贷款增加19591亿元,同比多增8166亿元;委托贷款减少1070亿元,同比少减780亿元;信托贷款增加528亿元,同比多增885亿元;未贴现票据增加1366亿元,同比多增1689亿元;企业债券增加3276亿元,同比少增260亿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增加2532亿元,同比多增1870亿元;委托贷款、信托贷款、未贴现票据三项合计增加824亿元,同比多增3353亿元。

  一季度整体来看,新增社融同比多增2.3万亿,其中人民币贷款、委托贷款、信托贷款、票据、企业债券、专项债分别多增1.4万亿、1036亿、78亿、829亿、3669亿、4622亿,信贷占比76%,各融资渠道均出现明显放量。

  (2)贷款:总量好,结构也不错

  新增人民币贷款1.69万亿,同比多增5761亿元;各项贷款余额同比增速12.70%,较上月下降0.7个百分点,较去年同期下降0.1个百分点。

  居民短期贷款增加4294亿元,同比多增2262亿元;居民中长期贷款增加4605亿元,同比多增835亿元;企业短期贷款增加3101亿元,同比多增2272亿元;企业中长期贷款增加6573亿元,同比多增1958亿元;票据融资增加978亿元,同比多增1097亿元;非银贷款减少2714亿元,同比多减2506亿元。

  一季度整体来看,9500亿元的新增贷款中票据融资占8380亿,其次是短期贷款同比多增4513亿,非银贷款同比多减4738亿。但也要看到,居民和企业中长期贷款仍然形成重要支撑,新增贷款显著超过季节性,信贷数据整体向好。

  (3)M1回暖,居民、企业存款大幅多增,财政支出加力提效,广义货币增速明显加回升

  3月M2同比增速8.60%,较上月上升0.6个百分点,较去年同期上升0.4个百分点。各项存款同比增速8.70%,较上月上升0.1个百分点,与去年同期持平。3月人民币存款增加17233亿元,同比多增2133亿元;

  住户存款增加8800亿元,同比多增3476亿元;非金融企业存款增加19239亿元,同比多增7560亿元;财政性存款减少6928亿元,同比多减2126亿元;非银存款减少11349亿元,同比多减7224亿元。

  (4)金融数据全面向好,债市何去何从?

  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金融数据都在进一步改善,金融数据转暖、叠加通胀压力加大以及出口数据回升,短期内似乎很难让央行有加大投放的理由,那么就还是要等一等。

  等什么?一方面是实体数据,一方面是外围环境,数据波动的预期差和外围驱动避险情绪再度回升。

  中观行业数据

  房地产:30大中城市(4.6-4.12)商品房合计成交327万平方米,四周移动平均成交面积同比上涨18.6%。

  工业:南华工业品指数2286.11点,同比上涨16.90%。

  发电:六大发电集团日均耗煤65.94万吨,环比下降1.18万吨。

  水泥:全国普通42.5级散装水泥均价为453.47元/吨,环比上涨0.58元/吨。

  钢铁:上周螺纹钢价格上涨84元/吨,热轧板卷价格上涨70元/吨。

  通胀观察

  上周,农产品(000061)批发价格200指数环比下降0.18%;生猪出厂价同比上升0.81%。

  国债期货:国债期货价格小幅上涨

  利率互换:利率普遍下行

  外汇走势:美元指数小幅下行、人民币继续升值

  大宗商品:原油价格持续上涨

  海外债市:美债收益率继续上行

  风险提示

  稳增长政策超预期,经济增长超预期。

  固收彬法是孙彬彬带领的固定收益研究团队成果分享平台,致力于为市场带来最接地气的研究产品和服务,感谢您的关注!

  重要声明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在任何情况下,本微信平台所载信息或所表达的意见并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

  注:文中报告节选自天风证券研究所已公开发布研究报告,具体报告内容及相关风险提示等详见完整版报告。

  证券研究报告 《利率还要上多少?》

  对外发布时间     2019年04月14日

  报告发布机构     天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已获中国证监会许可的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

  本报告分析师

  孙彬彬 SAC 执业证书编号: S1110516090003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固收彬法。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责任编辑:王治强 HF013)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热门新闻排行榜

推荐阅读

    和讯热销金融证券产品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