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已授权

注册

创新拓宽资本参与债转股的渠道

2019-05-24 06:11:43 第一财经日报 

  实施市场化、法治化条件下的债转股,是支持有市场前景企业缓解债务压力、促进稳增长、防风险的重要举措。这一轮债转股从2016年10月国家层面上部署开始以来,已经取得了明显成效,但还需要进一步积极推进。尤其是需要资金融通方面的创新。

  2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下一步债转股工作要直面问题、破解难题,着力在债转股增量、扩面、提质上下功夫。会议提出了三条具体措施,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为金融资产投资公司等机构减压,为社会资本进入债转股领域开路。同时拓宽参与债转股各类资本的退出渠道。

  雷声大,雨点小;签约多,落地少。这一直是困扰债转股工作顺利推进的重压方面。这次国务院常务会议传出的信息是,去年以来债转股已落地超过9000亿元。此前,根据国家发改委相关数据,截至2018年11月底,市场化债转股签约金额达到18928亿元,资金到位5050亿元,市场化债转股签约资金到位率仅为26.7%。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债转股项目落地的速度在加快,但依然存在着签约多、落地难的情况。这也是国务院常务会议将提高债转股增量作为下一步工作重点的原因。

  之所以产生债转股项目落地难,不外乎两点。一是资金来源,二是退出机制。前期债转股项目资金以银行理财资金为主,在资管新规下发后,银行理财为债转股项目提供资金支持的空间和规模有所下降。这次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了进一步放松并表的资本监管要求,降低商业银行参与债转股的成本,并支持其补充资本。另外,还可以考虑对于实施债转股效果较好的商业银行,进行一定的政策优惠,提高商业银行的积极性。

  同时,支持金融资产投资公司发起设立资管产品并允许保险资金、养老金等投资,探索公募资管产品依法合规参与债转股,鼓励外资入股实施机构。民间资本也可以通过购买国有企业的转股债权,获得国有企业的股权。这也为国企混改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上述无疑是债转股方面资金融入方面的创新。

  “进口”很重要,“出口”也同样重要。债转股业务自身面临着回报周期过长、不确定等较大的问题,要相对保证介入资金的安全性就需要建立起一套市场化的交易机制,让市场因素去判断风险,从而为决策者决策提供依据。这次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的允许通过具备条件的交易场所开展转股资产交易,也同样是在债转股领域做出的创新探索。但这还需要在规则前提下的具体落实。

  把握好了资本的“进口”和“出口”,更重要的是把握好企业的“提质”。债转股的初衷是支持企业纾困化险、增强发展后劲,其针对的目标是有前景、暂时遇到资金方面困难的企业。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债转股是一项很迫切的任务。因为,对于那些急等债转股的企业来说,如果签约债转股项目不能更快落地,漫长的等待可能意味着持续累积的高昂财务成本,以及随时可能出现的资金链危机。这一点,对民营企业尤其重要。

  有研究资料表明,前期进行债转股的企业主要为民营企业,而后期进行债转股的企业则主要为大型国有企业。未来进行债转股的企业将主要为钢铁、煤炭、机械、有色金属等产能过剩行业中的大型国有企业。

  本轮债转股不是简单的债权转股权,核心要义在于债权转成股权之后,能否改善企业的经营状况,能否通过健全公司治理、发挥股东的积极作用,实现企业经营基本面的改善。债转股,不能成为“僵尸企业”的“输液瓶”,也不能成为资本的单纯逐利点。这些,随着债转股工作的进一步深入及社会资本的进一步介入,还需要更完善的法律发挥进行规范。

(责任编辑:王治强 HF013)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热门新闻排行榜

推荐阅读

    和讯热销金融证券产品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