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已授权

注册

贫穷可以改变!你只要从这六个方面着手去解决

2019-05-16 14:33:03 和讯网 

  贫穷无法改变吗?

  其实我也还是个穷人。但以前吃的亏相当多,结合一些阅读,这里就提供一点不成熟的看法吧,算是抛砖引玉。

  贫穷可以被改变,但要求贫穷者比常人行动更努力、考虑更周密。

  贫穷会带来竞争劣势,如果对这些劣势没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并有针对性地进行克服,那么这种竞争劣势可能就会阻断贫穷者的上升通道。

  所以要谈如何脱离贫穷,首先就要谈贫穷可能(非必然)会带来什么样的竞争劣势,然后才能谈如何克服。

  以下分为四点讲:心理劣势、思维劣势、资源劣势、育儿劣势。

  一、心理劣势

  贫穷的人相对于中产或中产以上人群,可能会有以下一种或多种心理劣势:

  1. 自卑,以及自卑引起的自大

  资源劣势常常会导致自卑心理,认为自己不如人。但同时又会反弹,产生一种“他们不就是有钱吗?如果我也有钱,肯定会比他们更××××”之类的想法。

  2. 过分谨守规则

  贫穷家庭由于父母忙碌劳累,往往不能留给孩子足够的时间,因此家庭教育上以强调服从为主。贫寒子弟初入社会时,就容易本能地服从某些规则,而缺失了对于规则本身的思考。谨小慎微原则上不是坏事,但有时候会阻碍发展。

  3. 怯懦,不敢尝试未知事物

  这种心理也是资源劣势导致的。成长时期家庭无法承担自己对于新事物的尝试,而导致自身请求尝试新事物屡屡被拒,容易养成对新事物漠不关心的心态。另外,因为资源劣势,很多事物都没有尝试过,所以,为了避免被别人发现自己“连这都没吃过/玩过/用过”,就不太愿意尝试新的事物。

   二、思维劣势

  人的思维能力是有限度的。换言之,人不可能同时深入考虑所有的事情。一旦某一件事情占据了一个人的思绪,那么这个人处理其他事务的能力将大大下降。

  而贫寒子弟,最影响思维的就是金钱的短缺。金钱的短缺会让人过度关注金钱,大量思绪被占据,导致其他工作能力受到限制。而且金钱的短缺也容易让人落入过度重视沉没成本、过度重视损失等等思维陷阱,这样相对会错失一些发展良机。

  三、资源劣势

  说白了,穷人自然是没有钱,父母荫及的社交网络也相对简单,范围也比较小。

  1. 物质劣势

  资金方面的短缺,自然会导致物质方面的劣势,比如阻碍一些学习机会。

  2. 人际关系劣势

  物质的劣势自然会导致在拓展人际关系方面资源不足,相对不敢投入太多资源,社交活动范围缩小。因此常常导致人际关系劣势。

  3. 信息劣势

  人际关系不足,获取信息的能力就受到了限制。也不愿意或无法去使用一些需要花钱的信息渠道,自然会造成信息劣势,导致很多时候对发展方向、做事方法都难以了解。

    四、育儿劣势

  如前所述,贫穷家庭的父母往往时间紧张,难以为孩子付出足够的时间,因而导致过于强调服从的家庭文化,并不鼓励孩子按自我的兴趣发展。同时,在学校教育、课外教育、兴趣教育等方面也都存在极大的劣势。在一个不太重视平衡贫富育儿差异的国家,这些问题很容易造成“可遗传性贫困”。

  无论是美国梦也好,中国梦也好,大家最普遍的梦想无非就是靠自己的辛勤努力而获得一个富足美满的生活。然而在过去这几年里面,我们能看到大学中贫困子弟越来越少,他们在事业路途上也越来越举步维艰。2011年《南方周末》刊登了一篇《穷孩子没有春天?》的文章,探讨贫寒子弟的大学苦旅。而2013年,互联网上一篇《这个时代,寒门难再出贵子》更是一石激起千层浪,时至今日仍然有人引用这篇文章探讨贫寒子弟的职场困局。

  …………

  那么穷人该如何克服这些困难呢?

  第一,也是最基本的,为自己做一个显著的定义。

  克服所有其他的问题,首先就要坦然接受这些问题的存在(如果它们确实存在)。这就涉及一个对于自我的接受问题。

  我们常常会听说这样的故事:

  A出身贫困,其母穿得破破烂烂到学校来看A,A却不愿意见,甚至不愿意向同学承认这是自己的母亲。

  B出身贫困,却拼命要在吃穿用度方面和家庭收入高的同学看齐,甚至不惜为此偷窃。

  C出身贫困,看到朋友吃好的用好的,自己却出不起钱,于是产生自卑,不愿与朋友接触,逐渐疏远了朋友。

  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虽然并没有仔细思考过“我是谁”这个问题,但无时无刻不在受这个问题的困扰。

  我们需要一些东西来使得自己与其他人区别开来,从而能产生一个关于自我的定义。

  你是谁?在国外,你是中国人;在中国,你是河北人或广东人或其他省的人;在自己的省份,你是某个市的人;在更穷的人之中,你是比较富有的人;在更富的人之中,你是穷人;在一堆文盲之中,你是文化人。

  一个人总是用自己与他人的不同来建立一个关于自己的定义,但并不是每个定义都是令人骄傲或者开心的。有的时候,人会想尽办法获得一种定义,有时候又会想尽办法避免某种定义。

  如果一个三十多岁的人第一次被请到西餐厅吃饭,环顾四周,都是西餐厅的常客,但自己并不知道到底该哪只手拿刀,哪只手拿叉。这时候有人问你:“怎么?你不知道该怎么吃西餐吗?”

  我来考一下你,这时候最得当的做法是

  A. 小心地观察周边的人是怎么吃的,然后尽力模仿。

  B. 回忆看过的欧美剧目里面人们是怎么做的,然后尽力模仿。

  很显然这都是错的。正确的做法是,坦然说道:“我这是第一次到西餐厅吃饭,得要请教一下,西餐是怎么吃的。”

  试图掩盖自己没有吃过西餐,无非是避免一个“没有吃过西餐的土包子”的定义而已。如果你拥有一个对于自己的完整定义,这样一个有关西餐的定义其实是无关紧要的。这些小问题,其实真的没人在乎。很多人自己对这种事很在乎,无非是因为自己缺少一个对自己的完整定义。

  你可以是“没吃过西餐的土包子”“没钱买LV的土鳖”“住在地下室的上班族”“父母一贫如洗的苦孩子”,但如果你有以下任何一个定义,前面这些定义立刻就变得没有意义了:“成绩不错的小说家”“手艺很好的厨子”“跑完马拉松全程的猛人”……

  越是缺乏显著定义的人,越是寻求用奢侈品、奇装异服、特殊的发型等来定义自己。越是缺乏定义的人,越是在乎自己是不是能够和周围人在某一无关紧要的事物上保持同样甚至更高的水平。

  如果你是穷人,要记住,穷,并不是一个多么显著的定义。如果你觉得自己穷而在别人面前抬不起头,这只能说明你还没有做出多少成绩,没有独特而实用的技能,没有一个能够让你异于他人的正面的显著的定义。这世界上有很多种不需要花多少钱就能获得的技能,网络上有无数的教程、指引。只要肯花时间,你一定能发展出一个实用而出众的技能,这个技能会成为你一开始可以借重的个性,会成为你前几个能够压倒那一切无关紧要的定义的工具。

  穷人,容易自卑,为自己做一个显著的定义吧,能够有效地压倒任何带来自卑心理的那些无足轻重的定义。

  第二,时刻留意“隐形的知识”,时刻注意寻找方法并及时总结。

  穷人最大的优势之一,在于专注。这是因为在长久的贫困生活中,很多穷人已经不得不为抗拒诸多无法触及的诱惑而锻炼强劲的自制力。很多穷困出身的成功人士,往往能够长时间专注工作,不懈地努力。

  但很多穷人会陷入一个错误的思维模式,那就是“只要努力就能出头”。事实证明,只是埋头努力,是不够的。

  最重要的是,穷人要先找对方向。穷人没有资源,因而犯错的余地更小。因此在挑选努力方向时,一定要细心准备。多问、多听、多查,多想想“是不是换个方式更好”。

  世界上有四种知识:我知道我知道,我知道我不知道,我不知道我知道,我不知道我不知道。

  我知道我知道的知识,是已经掌握的。

  我知道我不知道的知识,是知道存在,但尚未掌握的。

  我不知道我知道的知识,是我掌握了,但由于没有碰到过某个使用场景,因而不知道自己能运用。

  我不知道我不知道的知识,是我甚至不知道存在的知识。

  最后这种知识,我称之为“隐形的知识”。前三种知识,都不妨碍我们解决问题,我们听说过却没掌握的知识,我们可以在需要的时候快速学习。但如果我们甚至都不知道这种知识的存在,那么也就不可能去主动学习了。因此,这才是限制一个人的发展最大的部分。

  这种隐形的知识,很多都会通过家庭教育转变为听说过的知识。但是穷人的家庭教育有限,很多时候并不了解这些隐形的知识。

  比方说,没有坐过多少私家车的人,往往就不知道坐别人开的车有挑选座位的礼仪。很多人,遇到一个人开车来接,常常一上车就坐到后排右座去了,正确的做法是坐到副驾驶座上,以示相伴。他们甚至不知道还有这种礼仪存在。

  当然,这并不是什么大问题。

  但有时候,这种问题是致命的。明明有机会跳到一个就业前景更好的专业,却因为一根筋、不及早考察就业前景而忽略了转专业的机会;明明可以有机会培养更具价值的技能,却因为不了解相关的信息和渠道而错过了。这对一个人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

  多听,多看,多阅读,多和不同领域的人吃饭聊天,杜绝不懂装懂,能够极大地扩展自己的视野,获得隐形的知识。更要在风险不大、代价不高的情况下不断尝试新事物。

  更进一步地,做事要频繁总结方法,随时根据自己的工作状态为复杂任务寻找效率更高的替代解决方案。出了问题,先从自己这里找原因,寻找能够把事情做得更好、把意外情况的概率降到更低的方法。

  第三,计划,计划,还是计划。

  穷人的金钱和时间资源是非常有限的,而对这些有限的资源的分配会极大地占用一个人的思绪。这种情况会导致一个人处理其他问题的能力下降、做事心不在焉。

  解决这一问题的唯一方法就是勤做计划。这包括财务计划、时间计划等。同时,如前所述,也要寻找做计划的方法,不断调整、不断优化。

  只有计划做得好,才能让自己平时做事更心无旁骛,让能力不断提高、效率不断提高。

  回到前面那个吃西餐的例子。最好的方法真的是当场问别人怎么吃西餐吗?未必。如果你是工作需要或者已经预知要吃西餐了,为什么不赶紧上网查查呢?或者,如果场合真的比较重要,为什么不自己掏钱先吃一顿呢?计划和提前准备,是绝对必要的,尤其是在资源紧张的情况下。

  但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做计划的核心目的不是制定一个死板追随的方案,而是通过为一项事务做计划来充分理解它的难度、周期以及所需要的资源,然后提前进行准备。就算计划本身在很多时候是没办法得到完美执行的,做计划的过程仍然必不可少。

  第四,小钱不要省/赚,大事要谨慎。

  穷人容易对沉没成本过分重视,而忽略了机会成本。

  什么是沉没成本?可以看作是已经花出去的钱和时间。经济学上面讲,沉没成本不应该影响决策。

  举个简单的例子。有个人买了网球课,结果上了两节课关节受伤,一运动就痛。但是他心想,既然花了网球课的钱,怎么能不去上呢?于是就忍着疼痛去上课,越上越痛,最后不得不去医院花钱检查和治疗,损失了更多的钱。

  我们还听说过这样的事情,一个老太太看到过期的食品不舍得扔,吃掉了,然后被送去医院洗胃,花了一大笔钱。

  不要因为“既然已经花了这么多钱/精力”就一定执着于一件事情。是否放弃,这应该取决于未来的损益,而不是过去的付出。如果损失已成定局,就不要再继续了。

  机会成本简单地说就是你有好几个选项,你只能选其中一个,那么你放弃的选项中的收益最高的那一项的收益就要视为你做出当前选择所付出的一种成本。

  比方说,A选项赚10块,B选项赚20块,C选项赚15块。你选择了C,也就是说放弃了A和B,那么机会成本就是A和B中收益最大的那个,也就是20块(B选项)。

  机会成本提醒你注意,你为自己的一个选择放弃了什么。我们不要总是盯着某一种选项带来的收益,而是要纵观全局。

  很多人在上大学的时候急匆匆想要赚点钱,花费了大量时间在诸如发放传单之类的低效劳动上面,这就放弃了用这一块时间来进行学习、锻炼,或为获得更好的实习岗位掌握必要技能的选项。考虑机会成本的话,这里的收益是负的。

  还有一些其他的小钱,真的不能省。比如说前几年在美国出交通事故的一对骑行的中国夫妇,没有买几百块钱的旅游保险,结果在美国出了车祸,被送往医院治疗,欠下几百万的医药费。如果当时买了几百块钱的旅游保险,也不至于欠一屁股债。这就是典型的省小钱吃大亏。

  小钱不要太在乎,该花就花;要建立的人脉,该请客吃饭就请客吃饭。做好财务规划即可,钱可以从别处省出来或者以更高的效率赚到。

  在重大问题上则要非常谨慎,因为机会成本非常高,既不能做出一个差劲的选择,也不能容许这些大事出现任何的问题。这时候宁可多花钱、多花时间,也要收集详细信息,尽可能提高收益以及成功的概率。社会上总有一部分人,小钱省得要死,大事却草率决定,这就是不智。

  另外,人稍微有些发展以后,就会有很多的发展方向,有时候眼花缭乱,导致精力分散,结果没有一件事情干得好。这就需要通盘考虑机会成本,把精力放在长远来看最有效率的事务上面。

  第五,合理表现自己。

  穷人一般还是要给别人打工。打工的时候不能埋头苦干,期盼有个伯乐能看到你,要合理地表现自己。老板不是神人,不能全知全能。有功劳、有能力你不表现,老板很难知道,出了漏子你不解释,老板容易误解。

  额外付出了,要不着痕迹地显露出来。得到了异于寻常的成绩,要有礼有节地向上级“炫耀”。

  前两天有个人提问说,出了漏子,并不全是自己的问题,这时候究竟是该推卸责任还是应该承认错误。

  从老板的角度,老板最希望什么?是推卸责任还是承认错误?都不是,是不出漏子。

  那好,现在出了漏子,老板最希望什么?是推卸责任还是承认错误?都不是,是如何擦屁股,更是如何保证再也不出这种漏子。

  “都是供货商的错”“那我雇你是干什么用的?”

  “都是我的错。”“那我干脆辞了你换个人吧?”

  就我不多的阅历来看,正确的回答是:“我这边出了漏子,主要是供货商那边出现了A、B、C这些情况,我犯了D、E、F这些错误。目前善后计划是G、H、I,为了预防以后再出类似的问题,我的方案是J、K、L。详细情况我接下来会通过邮件发给您。”

  第六,搞清人际关系的重点。

  人际关系的关键,不是一起吃喝玩乐,而是利益交换。

  穷人资源有限,利益交换能力不强。要想拓展自己的交际圈,必须要有一些拿手的、别人也会用到的技能和知识。有了这些再来拓展人际关系。除了发小、同学、战友之类,一般的人之间必须有大量或大或小的利益交换(从帮忙搬家到商业买卖)才能形成一定的友谊。

  但这并不是说没有利益交换的泛泛之交完全没有意义。相反,泛泛之交的意义很大,只不过形式并不相同。

  现在的社会越来越强调情商。情商其实就是对于自己和别人的情绪的控制能力。控制自己的情绪需要大量的锻炼,以及寻找合适的方法。但要控制别人的情绪,就需要能够从别人的立场看问题。那么,一个没有这方面的天赋的人,如何才能从别人的立场看问题呢?吃吃饭、唠唠嗑好了,聊一聊对方对各种问题的看法,以及这种看法的来由,很多问题自然就懂了。

  再者,现在在社会上发展有赖于所谓“弱联系”,说白了就是从与自己背景迥异的朋友那里获得信息、交换资源。这也是泛泛之交才有可能的。

  此外,泛泛之交也有一些娱乐意义。想打牌的时候找不到足够的人,也是挺尴尬的事情。

  最后,阶层的上升有可能要花费几代人的时间。

  从一个贫困农民家庭出身,能够一代人就跃居城市高收入者的概率,并不见得很高。但是很有可能的是,一代人可以达到城市蓝领,然后再一代人成为白领,第三代人步入高收入阶层。

  所以不要只顾自己奋斗,对孩子的时间和资金投入是非常重要的,而且也是非常讲究方法的。

  

贫穷可以改变!你只要从这六个方面着手去解决

  认知迭代:在复杂世界中找到正确思考的逻辑

  正确地理解这个世界,是你人生进阶的第一步!

  《认知迭代》是“知乎公子”冷哲的首部思维智慧合集!冷公子帮你长见识、找盲点、开脑洞、挖潜能。看问题,你也可以很透彻!

  书名:《认知迭代:在复杂世界中找到正确思考的逻辑》

  作者:冷哲

  出版社:江西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9年5月

  内容简介:

  世界不是双面的,它是多面的,希望每个读者都能在这个复杂多变的世界中找到认知它的正确逻辑;在需要理性的时候,可以特别冷静,在需要感性的时候,又可以特别热情。

  本书涵盖了对爱情、婚姻、阶层流动、个人成长、学习方法、文化经济、世界格局等领域五十多个具有代表性问题的深度解答。这些解答往往让人眼前一亮,似有脑洞大开之感。

   作者简介:

  冷哲:男,生于1983年,西北工业大学毕业,后留学美国犹他大学,获博士学位。现为中型创业公司合伙人、研发管理人员、奇幻小说作家,同时也是知乎上客观、中立、理性的“公子型”代表之一,拥有30多万粉丝,收获了60多万次赞同和30多万次收藏

  多年来的自我感觉就是,用乱七八糟的自创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比较出众。

(责任编辑:李莹 HN016)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热门新闻排行榜

推荐阅读

    和讯热销金融证券产品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