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已授权

注册

上市公司财务投资为什么变成了舆论工具?

2019-03-18 01:43:04 证券时报 

  

证券时报记者王剑

  

先分享两个案例。

  

  style="TEXT-INDENT: 2em">今年央视“3·15”曝光了多家企业,部分企业进行股权穿透后指向上市公司,随后数家上市公司紧急发布声明,称其对被曝光企业仅系财务投资,持股比例极低,未派驻董事,亦不参与经营。

  

  style="TEXT-INDENT: 2em">另一个案例是,A股某公司3月16日在深交所互动易平台回答投资者提问时表示,经过5层穿透查询后对某甲公司间接持股为2.5股,对某乙公司间接持股亦仅千余股,合计不足1500股。其中,甲、乙两公司均系高科技企业,网传有望冲击科创板。很显然,投资者希望将该A股公司与科创板联系起来,成为科创板影子股,以顺应炒作之需。

  

  style="TEXT-INDENT: 2em">这不是孤例。为数众多的上市公司通过互动平台委婉地传递出与当前某些热炒概念之间的联系,有些可能是基于信披补充的考量,有些则是强蹭热点,即便与概念标的之间存在5层以上的股权层级,也试图强行沾蹭,引发了监管层的密切关注。

  

上述两个案例便是财务投资在不同场合的应用。如果是负面

  href="http://yuqing.hexun.com/"

  target=_blank>舆情,则一定要强调独立性——本公司不参与某某企业经营,对其所涉事项毫不知情;如果是正向预期,则往往会强调参与性——本公司一向关注某某企业,看好其未来的经营发展。

  

  style="TEXT-INDENT: 2em">趋利避害的路径选择,决定了财务投资的不同应用场景。实际上,公司法、相关财务准则等明确规定了财务投资的具体细则及财务投资者的权利、义务,财务投资行为并不会因为一份声明或一个回答而发生实质性改变。

  

  style="TEXT-INDENT: 2em">一般来说,财务投资的第一股权层级相对紧密,无论是作为中小投资者还是LP,以出资额为限行使权责,一旦到了第二股权层级,初始的财务投资便会迅速被摊薄,权责亦会相应被稀释。实务中部分上市公司沾蹭热点不惜将财务投资穿透到第五股权层级,到了这个层级,上市公司的股权已被稀释殆尽,即便是初期作为主要出资人的财务投资者,均不可能在第五层级对被投企业实施人事或经营等方面的影响。

  

  style="TEXT-INDENT: 2em">因此,对上市公司产生直接影响的是第一股权层级(子公司)和第二股权层级(孙公司),抛开这两个股权层级,强行将上市公司与热点公司挂钩,显失公允。今年以来,A股生造概念愈演愈烈,不少上市公司自行炮制概念,或者市场将热点概念强扣于上市公司,归结起来,利用股权层级人为进行拉郎配便是重要形式。

  

  style="TEXT-INDENT: 2em">基于此,当“3·15”曝光系列企业时,个别出面澄清的上市公司在逻辑上是靠得住的,毕竟不是直接的母子企业关系。然而,市场可能并不认同这样的逻辑,这些上市公司股价依然承压。同样,上市公司在互动平台上无论怎样提示风险,都很难真正起到风险警示作用,上述明确表示对甲、乙两企业间接总持股不超过1500股的上市公司,投资者可能更倾向于理解为,该上市公司与科创板热门公司有关联,而不是该公司持股极低,几乎与甲、乙两企业无关。选择性接受、消化、传播信息,一贯是短线炒作者的基本逻辑,这也是上市公司的各种风险警示经常在结果上流于形式的重要原因。

  

  style="TEXT-INDENT: 2em">什么时候才会扭转?市场风向发生转变的时候。例如,一旦某一概念将来不再是热点甚至遭受重挫的时候,投资者可能不会主动去互动平台询问关联性,上市公司也有可能刻意回避与该概念之间的潜在联系,或者直接否认。如民营幼儿园一度是较为热门的概念,后来涉事后,相关上市公司的态度转变是非常明确且迅速的。

  

  style="TEXT-INDENT: 2em">众多周知,财务投资是非常严谨的,不会在短期内对上市公司形成财务损益,但会在短期内对市值或声誉造成重大影响,客观上给一些上市公司制造了投机空间,并且这样的投机也深入人心,短期内恐难以撼动。

(责任编辑:何一华 HN110)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热门新闻排行榜

推荐阅读

    和讯热销金融证券产品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