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雾霾天气笼罩中国中东部大部地区,来势汹汹且势头不减。大雾造成较为严重的空气污染,据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的全国城市空气质量实时发布平台显示,12日,北京、河北、山东等多地空气质量达严重污染,PM2.5指数直逼最大值。雾霾天气中携带的细小颗粒物对人体伤害极大,其中,PM2.5可直接进入肺部和血液。[详细][微博热议]
国人正在由见面爱问“吃了吗”变成“问天气”。这样的桥段,似乎让人穿越到了几个世纪之前的伦敦:出门见面就谈天气,天气成为公众最关心的话题。
全国中东部雾霾天气持续总第152期
从1月9日以来,中国中东部就一直被雾霾笼罩,北京、石家庄等城市被薄雾笼罩。中央气象台1月12日6时继续发布大雾蓝色预警:河北中南部、天津南部、山东北部和西部、河南东部、苏皖中北部、浙江西北部、湖北东南部、四川盆地等地的部分地区有能见度不足1000米的雾,局地能见度不足200米。[详细]
根据北京市环保监测中心数据显示,自1月12日以来,北京西直门北、南三环、奥体中心等监测点PM2.5实时浓度突破900微克/立方米,西直门北交通污染监测点最高达993微克/立方米。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王跃思称,pm2.5每立方米超过了900微克/立方米,这是中国有pm2.5监测数据以来最高的一次。[详细]
由亚行与众多专家完成的《中国环境分析》报告昨日发布,数据显示世界上污染最严重的10个城市有7个在中国,全国500个城市中,空气质量达到世卫组织推荐标准的不足5个。[详细]
如果没有在周末吐槽几句空气,恐怕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北京人。已经很难查清是谁第一个灵光乍现,借用清华大学校训写出了“厚德载雾,自强不吸”的北京雾霾精神。这应该可以算作微博上的集体智慧。[详细]
燃煤、机动车、工业、扬尘,这些污染源排放量大,造成本次严重污染的根本原因。北京是特大型城市,城市运行带来的各类污染物排放量非常大,当污染扩散条件不利,污染源排放污染物难以扩散,空气污染随之加重。[详细]
《华尔街日报》权威分析认为,在2008年经历全球金融海啸之后经济复苏,是污染程度上升的原因。文章指出中国经济复苏严重依赖支持楼市繁荣的钢铁、水泥和电力等行业,另外还由于拥有汽车的人日益增多。而早在2007年世界银行估计中国空气污染和水污染的总成本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GDP)的5.8%。[详细]
截至到2011年8月北京汽车保有量已接近500万台,与机动车快速增加相应的就是交通的拥堵,北京路网早、晚高峰平均车速仍只有每小时24.2公里和20.1公里,而目前北京每天新增1300多辆机动车。由于交通拥堵行驶速度下降,导致机动车尾气排放总量增加。尽管奥运之后北京市机动车污染得到了有效遏制,但这一切的改善都被人口的增加、城市的扩大、和汽车数量的快速增长抵消了。[详细]
大型城市PM 2.5严重超标与以下因素相关:一是最远达到几百公里之外的植被遭到破坏,裸露的表土大量增加,沙尘远距离运输到城市;二是城乡结合部继中心城区之后大兴土木,以北京为例,五六环外尘土飞扬;三是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的污染物排放,包括燃煤锅炉、机动车尾气、炒菜油烟、加油站和家居装修的挥发物等等;四是周边城市重化工业污染物排放,如周边城市对北京PM 2.5排放的贡献度接近四分之一。[详细]
吴敬琏认为,中国的长期发展存在着一个根本性的问题,就是增长模式存在缺陷。由于现有的经济增长模式弊端凸显,造成资源枯竭、环境破坏、腐败蔓延、贫富分化、货币超发和流动性泛滥等一系列经济社会问题。[详细]
12月14日,北京市政府发布《北京市空气重污染日应急方案(暂行)》。问题在于能否执行。三类重点行业的强制性减排,到底怎么减,在企业之间如何分配,如何做到公平?同样,公车停驶30%,那么哪些部门哪些人的公车应该停驶?谁来负责制定停驶方案,谁来监督方案的执行?这些都需要进一步的明确,否则就是空谈。[详细]
我国之所以迟迟未把PM2.5纳入强制性监测指标,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在我国尚未完成产业结构升级的情况下,部分城市目前PM2.5的浓度可能是西方国家的几倍甚至十几倍。即使制定了标准要实质性控制仍面临很大的难度。要使PM2.5治理真正富有成效,需要国家在产业结构调整、能源结构调整、生产方式转变上下工夫,进一步淘汰部分高污染行业的过剩产能,发展清洁能源。[详细]
汽车尾气是城市中PM2.5的主要来源,而PM2.5对人体健康有严重危害,这些科学知识早就广为传播,却很难改变大多数人的行为习惯。伴随着PM2.5愈演愈烈,中国汽车的保有量轻松越过一亿辆大关,很多城市为治污付出的努力正在被这个不断增长的数值抵消。所谓的“改善性需求”带动了各地楼市的高温不退,而建筑行业产生的扬尘通常不会被急于改善居住环境的人想到。以改善个人生活的名义加剧空气污染,说到底还是公共意识的缺乏,具体表现就是对公共空间和公共生活没有权利意识,只有不负责任的占有和破坏。[详细]
1952年12月5日至10日,发生了“伦敦烟雾事件”。仅在12月5日到8日这4天里,伦敦市死亡人数就高达4000。在这一周内,伦敦市因支气管炎死亡704人,冠心病死亡281人,心脏衰竭死亡244人,结核病死亡77人。此外肺炎、肺癌、流行性感冒等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率也有显着增加。在此后两个月内,又有近8000人死于呼吸系统疾病。[详细]
1952年的灾难让伦敦人决心走出迷雾:1956年,英国政府颁布世界首部《清洁空气法案》,城区内开始设立无烟区,发电厂和重工业等污染大户迁往郊区;1968年又一次颁布法案,要求工业企业建造更高的烟囱,以利于污染物的疏散。1965年以后的伦敦,有毒烟雾已经绝迹。1975年,伦敦的雾日由每年几十天减少到了15天,1980年降到5天。“雾都”称号终于不再名副其实。[详细]
2001年1月30日,伦敦市发布了《空气质量战略草案》。市政府将大力扶持公共交通,目标是到2010年把市中心的交通流量减少10%到15%。伦敦还将鼓励居民购买排气量小的汽车,推广高效率、清洁的发动机技术以及使用天然气、电力或燃料电池的低污染汽车。[详细]
英国公民获知空气信息的途径也不被官方独家垄断。公民能直接透过《自由信息法》,向政府环保机构索取相关数据,不得被拒绝。政府开设的“英国空气质量档案”网站、民间组织与伦敦国王学院环保组合作开设的“伦敦空气质量网络”均发布大伦敦地区实时空气质量数据。政府绝不敢指责民间监测组织“非法”、“违规”、“不科学”[详细]
策划制作 和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