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有媒体报道故宫建福宫变身富豪私人会所一事。5月13日,故宫官方微博回应,复建的建福宫花园完全由故宫博物院管理,不存在也不可能作为所谓的顶级富豪私人会所。
但此后陆续有人爆料称,故宫博物院建福宫会所的入会费高达100万人民币,“500个会员就是5个亿”;还有知情者称收到了入会协议书,并曝光了协议书相关文本。
故宫是中国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象征,它应该是公共资源。建福宫一事所披露的种种商业化运作细节,是否侵犯了民众的公共利益?建福宫是否成了牟利的产物?
[微博互动]
- 故宫是谁的?
谁的故宫谁的城?
故宫是谁的故宫?城市是谁的城市?这都是些不成问题的问题。但遗憾的是,最该大众化的公共资源,却在管理者手里翻云覆雨成私人会所。我们应该还记得不久前的新闻杭州就这么一个西湖,西湖边一类黄金地段好不容易“还湖于民”拆出来,短短四五年,40余家私人会所用会员制和高价门槛再次圈地独享。类似闹剧,在很多城市都能找到翻版,不独独一个故宫,也不独独一个西湖。[详细]
故宫不应成富豪们和管理者牟利的故宫
故宫到底是谁的故宫的问题。如果建福宫真成为了“全球富豪专属会所”,那么,故宫就成为了少数人的故宫,成为了富豪们的故宫,成为了管理者牟利的故宫。
很显然的事实是,故宫作为国家的文物保护单位,是老祖宗留给所有子孙后代的遗产,是全民的故宫。这个事实说明,在故宫的观看、使用等所有问题上,每一个公民都具有平等的权利,没有任何人可以凌驾于他人之上。[详细]
故宫建福宫一事还需界定清楚“公共资源”
其实,建福宫的事在中国并不少见,不就是拿公共资源搞点经营吗?长期以来,中国对此并无清晰划分,公共资源的就是“公家的”,既然是“公家的”,就是官员们可以任意使用的。中国分不清楚“公共资源”,而利益中人也不愿意分清楚这个,大家就混着用吧,反正吃的是国家的。大家都熟视无睹了。不过,正是这种麻木,导致了中国普遍存在的利用特权搞“公器私用”,利用公共资源来发个人之财或者搞集体腐败。[详细]
- 观点PK:人民的故宫能否商业化运作?
故宫没无权力贩卖全体民众的“公产”
将名胜古迹私有化、专属化,的确可以赚钱,这些钱也能反作用于对民众“公产”的维护和管理。但管理者没有资格也没有权力,去贩卖本属于全体民众的“公产”。[详细] “建福宫沦为会所”是更隐蔽的故宫窃案 故宫方面当然需要承担责任,假如建福宫都成了私人会所,被用于商业用途,故宫博物院方面竟然一无所知的话,如此漏洞其实要比“故宫窃案”所暴露的漏洞更加惊人。[详细] |
可适度开发文物的商业潜力
只要文物保护单位不是不管不顾地唯利是图大肆开发,只要能够实保证文物的安全,在这样的前提下,适度开发这些建筑的商业潜力,那就并无不妥。 [详细] 商业包装有利于宣传中国皇家文化 |
|||
- 核心:商业化运作的前提是适当
建福宫入会门槛100万 普通民众被拒之门外
故宫西北角的建福宫,正在向顶级富豪们发出会员邀请只要交纳100万元会费,会员及其家属就能在这座宫殿中享受五星级标准的尊贵服务,包括膳食、玩乐等一干服务。当然与此相对应的是,如果不是会员,哪怕你是人民的一员,断无资格踏进此宫一步。就这样公众服务变成了顶级私人服务。
而建福宫则成为向少数富豪开放局部地区。这足以成为某些既得利益集团全面掠夺公众利益的缩影这种掠夺不仅包括市场资源、物质资料,更包括文化和精神层面。
[详细]
国家文物经由历史沉淀聚集了无可衡量的价值,当属全体国民的文化财富,如今却沦为管理单位的盈利工具,这一现象让人深感遗憾。但这只是表面问题,除了对文物保护单位私下谋利的斥责,如何在秉持文物单位公益性的基础上进行产业化运作,这一问题才更加重要。因此,“文物”赚钱,须取之有道。[详细]
- 和讯调查
- 事件回溯
- 往期话题
- >>更多
- 版权声明
和讯网原创策划,欢迎转载或报道,但请注明出处。违者必究。
责任编辑:张纯洁
联系QQ:1308918700
邮箱:pinglun@staff.hexun.com
故宫适当的商业化运作没有错,比如收取几十元的门票,在保证全国人民都有机会去看看属于我们共有的故宫的前提下,适当增加收入,这是可以的。 但问题的核心是,这个商业化必须要适当。建福宫高额的会员费,把绝大多数民众拒之门外,这就是对公民权利的剥夺。
往更深远的地方去看,建福宫的尴尬,只是当前中国公共利益私有化、贵族化的缩影。例如,一些官员贪腐,说到底不就是以手中权力化公共资源为私人利益吗?当下,越来越多的自然资源与经济资源为国企垄断,越来越多的社会资源与行政操控为社会的强者垄断,这些都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 微博热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