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双循环”新格局下的金融发展趋势与机遇
2020年上半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和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中国经济稳步恢复,复工复产情况逐月好转,各项数据显示,第二季度经济增长明显好于预期。
作为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系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经济观察报、经观传媒携手国际绿色经济协会共同主办“第六届金融大讲堂”,以“守望初心·行稳致远”为主题,邀请政策制定者和监管者、企业家、专家学者共同探讨中国经济“双循环”新格局下的金融发展趋势与机遇,是2020年服贸会的标志性名片。
今年,金融大讲堂继续陪伴服贸会的参与者与关注者,结合线上线下的活动形式,邀请知名专家与行业代表共同探讨“中国经济‘双循环’新格局下的金融发展趋势与机遇”——作为“六稳”之一的金融行业,如何助力保民生、保市场主体、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等“六保”任务等话题,为中国经济复苏、金融行业的平稳创新建言献策,奉献精彩的金融知识、行业热点解读干货。
金融与实体经济复苏密不可分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45.7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下降 1.6%,其中第二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3.2%;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3.8%。
目前中国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经济逐步复苏,消费和投资转好。另一方面,国际疫情仍处于较长的高峰平台期。IMF和世界银行分别预测2020年全球经济将萎缩 4.9%和5.2%,世界银行称全球经济仍面临再次衰退风险。
“今年二季度中国经济恢复正增长,离不开宏观政策的有力对冲,包括财政、税收、社保、就业等方面的政策,货币金融政策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人民银行党委书记、中国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近日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今年以来已经三次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增加1.8万亿元再贷款再贴现额度,及时出台阶段性延期还本付息政策等,有力促进了经济的恢复。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新增人民币贷款12.09万亿元,同比多增2.42万亿元。6月末,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同比增长28.4%,科研技术贷款同比增长26.95%。企业信用贷款同比增长13.8%,中长期贷款同比增长13.4%,均高于贷款平均增速。根据测算,2020年以来,金融部门按照商业可持续原则,通过降低利率、减少收费、贷款延期还本付息等措施,前7个月已经为市场主体减负8700多亿元,对小微企业支持力度明显加大。预计全年可为市场主体减负约1.5万亿元。
金融议题精彩纷呈
党的十八大以来,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证监会、国务院扶贫办等部门不断完善金融扶贫政策体系,通过加强宏观信贷政策指导,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调动全金融系统力量集中攻坚,引导金融机构将更多资源投向贫困地区,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有力支撑。
截至2019年末,全国贫困人口贷款余额7139亿元,产业精准扶贫贷款余额1.41万亿元,带动730万人次贫困人口增收。截至2019年末,全国扶贫再贷款累计发放额达5867亿元。扶贫小额信贷、产业扶贫贷款、异地扶贫搬迁金融债等创新金融扶贫,在银行、保险、资本市场等行业带头发挥作用下,不断进步发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本次金融大讲堂的主题发言环节,重磅嘉宾同与会者一起探讨多层次的金融扶贫服务体系,如何支持贫困地区的发展和贫困人口脱贫致富等问题。
2020年以来的金融工作重点,离不开服务小微企业、服务实体经济。疫情发生以来,一行两会积极推进两个直达实体经济的货币政策工具,引导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加大对保持就业岗位基本稳定的普惠小微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加强精准调控效果,做好稳企业保就业工作。
据人民银行数据,到今年6月末,普惠小微贷款余额 13.5万亿元,同比增长26.5%,增速比上年末高3.4个百分点。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小微经营主体 2964万户,同比增长21.8%。住户贷款增速 6月末为14.0%,比上年末低 1.5个百分点。
疫情的发生,同样在启发更多人开始思考,人类与地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金融作为现代经济发展的核心,能够在促进绿色可持续发展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7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提出,中国遇到的很多问题是中长期的,必须从持久战的角度加以认识,要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发展绿色金融就是要以市场化原则引导激励更多社会资本投入绿色产业,鼓励金融机构提供更多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随着绿色金融标准体系、绿色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绿色产品创新体系和绿色激励约束机制“四大支柱”的建立和完善,绿色金融已成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成为推动中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内生动力。
绿色金融的现状与问题,发展与未来,一直是金融大讲堂持续关注的话题,今年也邀请行业专家继续深入的讨论,带来更多的思考成果、实践展示。
在本次金融大讲堂的对话论坛环节,还有“双循环新格局的建立将在产业、经济和金融方面重塑中国在全球经济中的版图,如何进一步推进金融市场改革,发挥金融服务实体产业和经济的发展”、“如何融会贯通消费金融领域中的资源配置”、“聚焦民间借贷利率上限调整,消费金融如何判断?”、“未来资管新规下刚性兑付被打破,投资者将如何应对?”等行业热点话题的讨论。
此外,金融创新与金融安全,是行业发展的矛与盾,也是值得更多关注的议题所在。
尽管疫情对传统经济产生了冲击,但全球金融科技行业整体发展态势较好,中国金融科技发展依然是全球“领头雁”,更多城市和地区加快金融科技产业布局;“ABCD+”技术生态逐步成型,关键底层技术融合更加深入,发展特色更加突出;银行行业数字化转型提速,智能投顾的风口渐起、供应链金融、消费金融、第三方支付和监管科技稳步发展,在政策与市场的不断再平衡下,金融科技、数字货币的兴起,将如何重塑未来的产业格局,也是本次论坛的重点关注领域。
面对疫情,今年以来金融各行业一方面做好服务民生,为受灾地区落实了金融服务保障。另一方面,银保监会公布的数据显示,上半年,商业银行累计实现净利润1.0万亿元,同比下降9.4%;二季度末不良率则继续上升至1.94%,资本充足水平也出现滑落。银行业如何在支持实体经济、保障资产质量之间取得平衡发展,成为监管和银行机构共同的考题。
在经济、金融领域的不利因素更为复杂多变的2020年,如何守好金融安全的防线,推动优化融资结构和金融机构体系、市场体系、产品体系?
根据金融的稳定与安全关乎国计民生,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19)》中提出的“中国金融风险由前几年的快速积累逐渐转向高位缓释,已经暴露的金融风险正得到有序处置,金融市场平稳运行,金融监管制度进一步完善,守住了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的宗旨。
本次“金融大讲堂”的专家、从业人员的观点和意见,进一步为金融行业相关人士提高金融供给对实体经济的适应性和灵活性的认知,形成有益启迪。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