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 冠军 改籍

北京时间7月29日晚上结束的伦敦奥运会女子举重53公斤级的A组决赛中,哈萨克斯坦选手祖尔菲亚以总成绩226公斤的成绩一举打破该项目的世界记录并夺得冠军。可是谁都不知道,这位成绩上远远超过中国小将周俊的哈萨克斯坦运动员事实上却是一名前中国运动员——前湖南运动员赵常宁。与两天前的祖尔菲亚一样,7月31日为哈萨克斯坦夺得伦敦奥运会第三金——女子举重63公斤级金牌的马内扎原本也是一位中国姑娘。[详细] [奥运策划:赞助乱象]

  • 盘点中国造外籍运动员:改籍的冠军
  • 改籍冠军现象反思:援外也要安内
  • 周俊的一张白卷泄露奥运选拔链条的秘密
  • 1
  • 2
  • 3

湖南改籍选手替哈萨克斯坦摘金

举重赛场很“热闹”,中国女举选手周俊在女子53公斤级B组比赛中三次试举失败,没有成绩,创造中国女举最差成绩。冠军是哈萨克斯坦选手祖尔菲亚,但她是地地道道的湖南妹子。[详细]

哈萨克斯坦第三金又是中国造

哈萨克斯坦的马伊娅——马内扎31日在女子63公斤级的比赛中轻松地以245公斤总成绩打破奥运会纪录并赢得金牌。根据奥运会官网提供的资料显示:马内扎出生在吉尔吉斯斯坦,曾在中国北京长期生活。2007年获得哈萨克斯坦国籍。[详细]

现象:他们为什么改籍

  • 奥运 赵常宁

    在中国可能没机会

    祖尔菲亚原名赵常宁,11岁开始学举重,2007年作为国际举联和中国举重协会“养狼计划”的培养对象,输送去哈萨克斯坦。当面对记者关于回国的频频追问时,祖尔菲娅感叹了一句:“我在中国肯定没机会。” [详细]

  • 奥运 养狼计划

    奇怪的“养狼计划”

    “养狼计划”最初是中国乒乓球队提出来的,后来,中国举重队也学到“养狼计划” 。通过让外国运动员和中国队一起训练、交流选手等方法,让其他国家或地区选手能够夺得冠军,会更有利于女子举重发展普及。[详细]

盘点:那些年为外国出战的中国运动员

  • 小山智利

    反戈一击型:小山智利

    1987年世乒赛,何智丽在半决赛中未听从教练组的让球安排,结果遭到冷遇。不久后,何智丽远赴日本,改名小山智利。1994年广岛亚运会,小山智丽连克乔红、邓亚萍,夺得金牌,她赢球后高喊“哟西”,也引起了球迷的反感。 [详细]

  • 任彦丽

    负气出走型:任彦丽

    任彦丽1995年加入了日本国籍,准备代表日本参加1996年奥运会。但中国垒球协会一直没有就她的换籍跟日本方面进行协商,这使她无缘奥运会。任彦丽对此事十分不理解,因为当时她已经32岁,中国垒球队的新一代也成长了起来。[详细]

  • 苏文燕

    潜力无限型:苏文燕

    2009年初,年仅15岁、身高达到1.98米的苏文燕被韩国新韩银行女篮俱乐部挖走。对方表示,会承担苏文燕全部教育费用和生活费,还会帮她获得韩国国籍。苏文燕在接受采访时说:“我梦想成为韩国最棒的选手。”[详细]

根源:选拔不公 尴尬不止

奥运 周俊
  • 周俊事件折射地方利益博弈

    国家重竞技运动管理中心马文广的一句“这个奥运名额就属于湖北,湖北体育局认为周俊近期练得比纪静好,她也是湖北的运动员,我们只能尊重湖北体育局的意见”。[详细]

  • 官方认为没前途者被随手送人

    赵常玲援外不假,但当时对方还看上另一名选手邓建英,湖南方面觉得赵常玲更没前途,才只把她随手送了人。伦敦奥运上的一幕,只能叫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详细]

  • 借鉴:他国奥运选拔办法

    美国“一赛定输赢”:不管多大的腕,他们参加奥运会的主要途径就是美国国内的奥运选拔赛。比如在北京奥运会上,短跑选手盖伊就没有获得参赛资格。
    韩国射箭选拔的积分制:韩国射箭协会在选拔奥运选手时,实行层层筛选,而唯一的标准就是成绩。
    俄罗斯综合评定加“一考定终身”:俄罗斯代表团仍存在所谓“综合评定”的选拔方式,但总体看,各项目选拔只重成绩不看名气,较为铁面无私。[详细]

高昂金牌成本催生畸形选拔

奥运 金牌
  • 庞大的数字:中国一块奥运金牌成本超6亿元

    每个国家在奥运会上的表现与其经济实力、人口和人均收入状况、体育投入、人口数量等都有很大关系。有专家指出,中国每枚奥运金牌平均成本超过6亿人民币。[详细]

  • 成本一:训练成本

    据国家射击队介绍,他们练习所使用的枪支,弹药,飞碟均从国外进口,可以想象射击队每天训练的日常消耗不会是一个小数目。[详细]

  • 成本二:早期培养费用

    我国主要是以少年体校的方式来培养运动员,现在中国各地少年体校的在校生约有20万人,如果每人每年花费的培训费用为2万元的话,那么20万人一年就要花费40亿元。[详细]

  • 成本三:数以万计退役运动员的支出

    一般情况是,国家运动员退役,要么继续当教练,要么回省队,即不存在国家队队员退役的补偿问题。各省的通常做法为,根据运龄、成绩和本人退役前体育津贴水平等因素计发一次性经济补偿。[详细]

徒有其名的体育市场化

  • 体育产业

    中国的体育产业还太弱

    中国的体育产业经过20年的市场化尝试,规模还十分弱小。2008年,中国国内体育增加值仅占GDP的0.52%,而发达国家通常占到1%以上。比如美国,体育产业是第六大支柱产业,占GDP的2%以上。[详细]

  • 体育产业

    体育管理部门走的是大国企之路

    体育管理部门把在金牌战略下摸索出的举国体制用在经营领域,把自己变成一个规模庞大的国企。事业单位在产业工作中的收入已占到总收入的三分之一强,与财政拨款和彩票公益金收入基本形成三分天下的格局。[详细]

  • 体育产业

    资源与权利的争夺难以杜绝

    对于市场化程度较高的项目,赛事商业开发的收入在其总收入中占比较高。而那些市场化程度较低的项目,最主要的收入来自另外两个方面:国家队和运动员。国家队和运动员的商业开发,与运动员的成绩密切相关。[详细]

  • 体育产业

    体育产业正在舍本逐末

    以取得金牌的竞技体育为导向,以精英体育诉求为目标。在这样的观念指导下,体育产业只能舍本逐末。由此诞生出来的一些体育品牌,也都是围绕狭隘的竞技体育,也只能集中在几个极其有限的体育传播平台上。[详细]

借鉴:体育强国美国的经验

  • 美国 体育 体制

    职业(商业)体育

    职业体育,实际上可看成是已形成产业的一部分体育。在美国,篮球、美式橄榄球、棒球、冰球以及网球、高尔夫球、花样滑冰等项目,体育商业化程度高,构成了相当规模的体育产业。这些项目的发展不愁资金来源。[详细]

  • 美国 体育 体制

    学校体育

    学校体育在美国体育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美国人从小学开始便培养孩子们对体育的浓厚兴趣,小篮球、小棒球、小橄榄球比赛十分普及,到了高中,许多项目的校队已具有相当高的水平。[详细]

  • 美国 体育 体制

    社会体育

    除上述两大类之外开展的各种体育活动,在美国可统统归为社会体育,包括大众健身及各项目民间体育俱乐部活动,也包括美国奥委会下属部分单项协会组织的比赛和有关活动。[详细]

 

美国奥运选手培养成本

美国 奥运 金牌 成本

 

观点:把体育还给大众

体育 金牌
  • 体育总局副局长:反思金牌战略

    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肖天在全国竞技体育管理干部培训班上就公开说:“如果我们还不意识到这个问题,长此以往,这种为了追逐金牌数量,竭泽而渔、功利主义、违反事物发展规律的做法,将给中国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带来严重后果。”[详细]

  • 体坛周报社原副社长:把体育还给社会

    顾拜旦的奥林匹克五大价值观——自尊自律、尊重规则、尊重他人、公平竞争和通过参与运动获得的自身满足感,没有一条是“更高更快更强”的胜利主义追求,也无意通过sport来提升国与族的诉求。这五条只说明了一个事实,那就是sport关乎个体,关乎每一个个体在参与sport当中获得的自身提升。[详细]

  • 评论员:应该发展全民健身运动

    我们如果真把体育当健身、当娱乐,就没必要奉行现在的专业运动员体制,而应该发展全民健身运动、校园体育运动,让那些有潜质的、具有良好素质的非专业选手通过开放的商业比赛平台,晋身为专业运动员,而不是早早地定下今后的路,把那些专业运动员的机会成本全都抹掉。[详细]

>>更多微博热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