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债到底有多少?答案似乎很简单,因为在大多数眼里,美债的规模是14.29万亿美元,就算加上刚刚调高的2.1万亿美元上限,不过也就是16.4万亿美元。
里根总统时期的经济顾问委员会的高级经济学家柯特利科夫就不认可这样的答案。他日前公开表示,美国财政部给出的14万亿国家债务总额只是冰山一角,非利息支出和预计收入之间的财政缺口高达211万亿美元。美债总额“黑洞”到底有多深?211万亿美元的财政缺口是否被夸大?其背后又透露出什么样的逻辑推理?[详细] [美债危机冲击全球] [热议]
- 数字:16万亿与211万亿
美国国债提高债务上限至16.4万亿
5月16日,美国债务达到法定上限14.29万亿美元。当月,财政部开始采取非常规措施管理财政,以使政府债务在最后期限8月2日到来前不至“断供”。7月31日,经过艰苦谈判,两党终于在提高债务上限方面取得共识。根据协议,美国债务上限将至少被提高2.1万亿美元,并且政府在未来10年内将削减赤字2万亿美元以上。[详细]
211万亿美元是怎么得来的
按照柯特利科夫的说法,美国非官方的债务要远高于官方债务,我们只关注了官方债务,大家关注的是错误账目的平衡。
而美国“非官方”的偿付责任,如社会保险、医疗保险和医疗补助将大幅提高债务数额,“如果你将所有这些支出承诺加起来,包括国防开支在内,然后再减掉我们预期的税收收入,得出的数额就是211万亿美元。这就是财政缺口,这就是我们真实的负债情况。”柯特利科夫解释称。所谓官方债务是指美国联邦政府的债务,而非官方债务是指社会福利、企业债与个人债务。“美国发的企业债数量比中国大很多,同时也超美国股市的数量。”据了解,在非官方债务中,社会福利借债最多,因为美国社会福利开支较大。有数据显示,曾在2008年美国用于社保和医保的资金总额超过了1万亿美元,占美国政府预算的三分之一。
柯特利科夫也同样认为,美国应予以关注的最大财政问题之一是美国如何支付未来几代老人的养老金。“我们有7800万婴儿潮一代人,在未来15到20年,每人每年的养老金为4万美元。7800万乘以4万美元,我们讨论的是每年给这部分人口的支出就达3万亿美元,这是悬在我们头顶的一张巨额账单,而国会并没有关注这个问题。”[详细]
图一:福利支出(和讯制表)
图二:国防支出(和讯制表)
- 美国未来的负担
财政收入增长将长期低迷
财政收入增长将长期低迷,导致美国财政赤字难以回落。美国财政收入的80%以上来自于个税和社会保险收入。税收增加的前提是经济增长、就业改善和公司利润增加。但是,金融危机冲击下的美国经济复苏艰难而又痛苦,财政收入将因此难以很快得到提高。[详细]
财政支出长期内仍将居高难下
美国财政支出主要分为如下三种类别:自主性支出,这其中包括军费开支等;利息支出和法定支出。在美国财政支出的三种类别中,其“法定支出”占三大类财政支出的主要部分,也成为财政赤字的重要来源。“法定支出”包括社会保障及医疗与健康支出。这部分支出占美国GDP比例从1980年的2.0%上升到去年的5.6%。它指通过立法给予公民的福利支出。这种支出是刚性的,短期内很难削减,而中长期削减也必须经过政府,纳税人及福利享受者之间重新签订新的制度安排。这不仅需要社会的重大变革,更需要与之应运而生的政治家及新的经济学理论,而这些则并没有,也不可能在短期内在美国出现。[详细]
美国国债利息支出将快速增加
未来十年的债务压力更不轻松。即使在CBO“十分保守”的情形下,2021年美国的国债仍然增长至25万亿美元的规模,以平均每年1万亿美元的速度增长。美国国债总量大幅增加的一个必然结果,是美国国债利息支出水平的快速增加。2010年美国国债利息支出为4130亿美元,GDP占比为2.8%。到2021年,国债利息支出将升至1.13万亿美元,GDP占比为4.7%。
此外,美国国债评级下调,风险提高,国债收益率也有望攀升。在这些因素的驱动下,未来美国国债利息支付额度将会大幅增长。[详细]
- 美债变相违约的可能性
美国国债已面临不可持续问题
美国国债上限的确定需要考量如下一些因素:GDP增长率、利率、预算赤字水平等。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下:从长期看,国债占GDP的比例是确定经济稳定的关键指标,从而也成为确定债务上限的依据。如果债务的增长超过GDP增长,国债是不可持续的。国债占GDP的比例取决于预算赤字,也取决于利率和GDP增长率。从1940年至1970年,美国政府的预算赤字与债务利息支付基本持平,但是上世纪80年代之后,特别是从小布什政府以来,美国预算赤字远远超过了债务利息支付。这意味着,美国国债已面临不可持续问题。[详细]
历史经验:美债变相违约屡试不爽
虽然,美国自独立以来从未发生过直接主权违约,但是变相违约却屡试不爽:1933年,美国国会鉴于美元贬值,同时废除国债的黄金条款,国债购买者不能再按原有契约换取相应黄金;二战后美国采取通货膨胀办法,10年内将总债务占GDP的比例降低了40%;1971年美国单方面停止美元兑换黄金,致使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继而确立牙买加体系等,更是美国间接违约的明证。目前有估算认为,如果美国年均通货膨胀率为6%,总债务占GDP比例在四年内将下降20%。[详细]
- 美国学者:美国需要大动作
史蒂文·拉特纳:凯恩斯主义不能治本
美国经济的问题,已经严重到并非一剂凯恩斯主义和货币主义的“药”就能医治的地步,它或许能够在一段时间内缓解症状,但不能治本。美国经济受到全球残酷竞争的打击,它不仅造成总体就业岗位的减少,还造成收入的下降。就业岗位受到的影响显而易见:来自低成本国家的产品迫使美国工厂关门。[详细]
克鲁格曼:医疗与税收靠近国际标准
美国的长期财政问题并不太难解决。在现行政策下,不断老龄化的人口和不断上升的医疗费用会推动开销的增长,这种增长超过税收的增加。但美国的医疗费用远高于其他任何的发达国家,税收又低于国际标准。在这两方面,如果我们向国际标准靠近一点,我们的预算问题就会得到解决。[详细]
迈克尔·曼德尔巴姆:经济增长是最有效的手段
经济增长是减少国家预算赤字最有效的手段。经济增长率越快,无需通过上调税率政府就可以获得更多的收入。收入越多,财政赤字就会越小。再者,经济增长对于信守每一代美国人都有机会比上一代更富强这一承诺尤为关键。这一承诺对每一个美国个人来说都是极为重要,被大众称为美国梦想。经济增长对非美国籍的外国人来说也同样重要。经济增长可以确保美国在世界范围内不断扩张责任,这不仅有助于全球的经济,同时有助于维护欧洲,东亚以及中亚的稳定。[详细]
- 国内学者:中国如何应对
沈建光:加快人民币国际化
长期来看,以美元为主的国际货币体系是中国面临的主要挑战。面临严重的美元资产安全问题,我们应该痛定思痛,加快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消除外汇储备“被动”积累才是应对之根本。此次海外债务危机给我们一个警示也提供了一个契机,我们认为,实现人民币可兑换的时机已经成熟。[详细]
巴曙松:加快经济转型
欧美债务危机为中国加速经济转型提供倒逼压力:当前中国的经济增长正由政策刺激向自主增长转变过程中,危机时期超常规刺激政策基本退出,欧美的债务动荡促使中国经济加速扩大内需,完善社会保障等体系,放松管制以激发市场活力,战略性地从存量和增量角度优化运用外汇储备运用,推动利率汇率的市场化等。[详细]
夏斌:提高外汇储备非金融资产运用比例
针对标普调降美国长期主权债务评级,中国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夏斌指出,美国已进入一个由强转衰的长周期过程,未来中国必须提高外汇储备中的非金融资产运用比例,追求国家的战略性利益。[详细]
张茉楠:走出美元陷阱
新兴经济体的经济与金融安全越来越被美国债务风险所累,在“美元陷阱”中越陷越深。管理财富比创造财富更重要,因此如何真正与美元脱钩,推动货币互换建立新兴经济体内部的主权货币结算制度和新兴经济体债券市场,打破美元陷阱和美债陷阱是保护好国民财富的根本。[详细]
- 和讯调查
- 相关视频
- 和讯知道
2011年8月8日
2011年8月6日
2011年8月3日
2011年8月2日
2011年7月31日
2011年7月15日
2011年5月16日
2011年4月13日
美国以“债务”作为宏观经济运行的基础,美国政府融资是向美联储通过发债来实现的。在金融危机发生前很长一段时间,由于美国经济运行良好,尽管长期处于财政赤字状态,但财政状况尚可乐观。
小布什入主白宫后,因两场代价高昂的战争及经济衰退,加之2008年以来的金融危机,令美国税收急转直下,赤字大大增加。奥巴马上任后,推出7000亿美元救市计划,大举发放国债,拉高了财政赤字,推出量化宽松政策……[详细]
- 相关外媒评论
美国政府将不会做出更多努力,来帮助陷入困境的经济。[详细] |
作为美国最大的外国债权人的中国预计将继续买入美国国债。[详细] |
西方国家在经历一个完美的梦想变成噩梦的痛苦过程,民主社会福利体系走向终结。[详细] |
在经济二次衰退的威胁和标普下调美债评级的惊吓下,投资者们是否已仓皇出逃。[详细] |
本书围绕美国不断飙升的国债和财政赤字展开,揭开了美国金融政策的神秘面纱。[详细] |
美联储将长期保持3万亿美元的资产负债表,但它很快开始QE3的可能性不大。[详细] |
美国前景惨淡,预计美国经济发生二次探底的可能性大于50%。[详细] |
标普下调美国信用评级,其实为全球决策者做了件大好事。[详细] |
- 相关书籍
- 往期话题
- >>更多
- 版权声明
和讯网原创策划,欢迎转载或报道,但请注明出处。违者必究。
责任编辑:佘振芳
联系QQ:1308918700
邮箱:pinglun@staff.hexun.com
事实上,随着美国政府债务上限被持续地提高,美元进入贬值通道的趋势确立,对于中国而言,不仅仅是美元贬值带来的直接损失,关键的问题是如何去应对这种背景下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 微博热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