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拜危机
时寒冰:迪拜 给中国最醒目的警示
    迪拜政府宣布将推迟偿还近600亿美元主权债务的消息,在全球范围内引发了一场信心危机。迪拜危机的前因后果,用一句话简单归纳:一个靠借债吹大的泡泡开始面临破灭之虞。[评论]

迪拜之鉴 畸形繁荣如空中楼阁

白明:迪拜之殇是国际金融危机的强余震

梅新育:迪拜畸形繁荣撑不住了

马光远:凡是房地产泡沫总有一天会破灭

第一财经:迪拜危机本质是房子建在沙上

陈庆贵:迪拜危机是中国房地产的一面镜子

迪拜危机关键词

相关专题

迪拜面临主权债务违约迪拜面临主权债务违约
当地时间11月23日,迪拜政府申请暂停迪拜世界集团的部分外债偿还…[详情]

权威经济学家聚焦迪拜危机权威经济学家聚焦迪拜危机
穆迪和标普两大评级机构警告,迪拜世界推迟偿债的行为可能会被视为违约…[详情]

2009中央工作经济会议2009中央工作经济会议
会议将对当前经济形势进行判断,并定调第二年宏观经济政策最权威的风向标…[详情]

最新评论 >> 更多

最新消息 >> 更多

2

权威观点更多

谢国忠谢国忠:迪拜危机加速热钱回流 今年A股已见顶

刘煜辉刘煜辉:迪拜信用危机目前为风险可控状态

贺强贺强∶迪拜对A股市场不会有冲击

樊纲樊纲:迪拜问题是因为没有实体产业

郭田勇郭田勇:迪拜不是“雷曼第二” 须防楼市风险

人民日报人民时评:“迪拜风波”给温州人的教训

上投摩根上投摩根:迪拜事件对全球金融市场冲击可控

新华视点新华视点:迪拜风波或致游资冲击中国资本市场

迪拜危机产生的根源返回顶部
迪拜在大兴建设的4年狂潮中将该酋长国变成了区域旅游和金融中心。在此过程中,政府与国有企业的债务像滚雪球一样增加至800亿美元。而过去一年的经济危机中,房价下跌、建设项目

迪拜危机其实有一个清晰的逻辑,即持续上涨的石油价格为产油区带来了大量的美元,而这些资金大举流入产油区旁边的迪拜,迪拜经济的着力点是房地产,因此泡沫在迪拜地产业吹起。在这个逻辑背后,可以清晰地看到三个关键词:石油、美元和房地产。

原因一:大规模举债搞开发建设
过去4年多以来,迪拜政府雄心勃勃,以建设中东地区物流、休闲和金融枢纽为目标,要把迪拜打造成世界级观光和金融中心,推进了3000亿美元规模的建设项目。迪拜政府在全球债券市场大举借债...
原因二:经济发展过度依赖房地产业拉动
尽管阿联酋是全球主要石油生产国,但其中之一的迪拜的石油资源将于2010年枯竭。在这样的背景下,迪拜转向以房地产业和旅游业为主的经济发展道路。本地人对房地产的需求规模相当小,大量依赖外国人购买...
原因三:危机爆发国际热钱大举撤出
在金融危机爆发之初,国际热钱在从国际金融市场大举撤出的同时,需要寻找到新的投资热点,而当时迪拜经济对国际投机资本的吸引力自然会十分明显不过,2009年下半年以来,各种国际资本也逐步向这些市场回流...
原因四:本国货币迪拉姆与美元挂钩的政策
有报道说,从去年到今年,美元的贬值导致迪拜和海湾地区物价飞涨,通货膨胀率连续数月高达两位数。美元的贬值则意味着迪拉姆贬值,而迪拉姆贬值引发迪拜经济的衰退,这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迪拜债务危机的导火索 ...
迪拜危机对全球经济的影响返回顶部
迪拜的教训有很多,但最大的教训莫过于对于房地产和投资的盲目依赖。迪拜在大兴建设的4年狂潮中将该酋长国变成了区域旅游和金融中心。在此过程中,政府与国有企业的债务像滚雪球一样增加至800亿美元。

迪拜危机不会改变已经形成的全球经济复苏的进程。在各国政府协同努力救市以后,危机的最高潮已经过去,让全世界感到欣慰的是,宽松政策不会轻易改变,各国领导人已就此达成了共识。因此,迪拜危机虽然会给全球经济复苏带来干扰,但这种局部性的危机仍旧可控。

影响一:并非全球性新危机 危机可控
迪拜危机的呈现方式为延期偿还债务,对全球经济影响有限,无法跟肇始于华尔街的那场大危机相提并论。而且,迪拜危机也只是全球金融危机的一个滞后反应,并不是新的危机出现。迪拜危机会远不同于雷曼兄弟的倒闭以及次贷危机等 ...
影响二:迪拜危机拉响房地产泡沫警报
美国在2007年爆发房地产次贷危机,2008年引发金融危机。再往前追溯,日本神话的破灭以及香港地区经济几次起伏不都是房地产泡沫惹的祸吗?迪拜危机给中国经济最大警示就是,决不能重蹈其他国家过分依赖房地产拉动经济的覆辙 ...
影响三:不会扭转经济复苏趋势 但影响复苏节奏
迪拜债务危机看起来是孤立的,实际上与去年下半年以来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之间具有很强的内在关联。迪拜债务危机可以说是国际金融危机这场大地震的强余震。迪拜债务危机不会从根本上扭转世界经济复苏的大趋势 ...
影响四:迪拜债务危机影响国际资本流动
从目前来看,迪拜世界已经抑制了迅速扩张的市场风险偏好,加速了金融机构的去杠杆化进程,客观上有利于减缓全球新一轮资产泡沫的形成。反映货币市场恐慌程度的VIX指数即在迪拜事件之后小幅上扬 ...
迪拜危机后的反思返回顶部
迪拜危机与去年雷曼兄弟危机有很大不同,与导致全球金融风暴发生的次贷危机更有本质区别。而迪拜的问题则是过度举债,而不是像雷曼一样的杠杆交易所形成的债务。

比之迪拜危机的直接影响与冲击,更值得人们警惕的,是迪拜难以持续的转型模式。迪拜想要在沙漠上建成绿洲,很难不会遭遇失败。至少,在全球经济充满了不确定的因素面前,这种借助海市蜃楼般的理念与幻想堆砌出的经济城堡,容易摇摇欲坠,甚至轰然坍塌。

反思一:凡是房地产泡沫总有一天会破灭
在迪拜的谢赫?扎伊德大道上有一个偌大的路边看板,上面写着这样一句话:“梦想没有极限,持续往前。”可惜,在房地产泡沫必破的铁律下,迪拜的梦想已经注定无法持续。对于充中国房地产而言,这瓢冷水来得太是时候了。...
反思二:缺乏实体经济畸形繁荣必定破灭
迪拜危机的前因后果,用一句话简单归纳:一个靠借债吹大的泡泡开始面临破灭之虞。从“富得流油”到“负债累累”,让很多一度高呼“学习迪拜发展模式”的国人,一下子语塞...
反思三:主权债务风险高于其他风险
在当前弥漫着“二次金融危机”的阴影下,美欧核心国家尚且自身难保,那么对于广大发展中国家、它们的国有公司以及它们的“主权担保”交易,该当何论?政府支出自身不足以保护金融市场,而风险厌恶的情绪必然上升 ...
反思四:传统经济模式无法引领复苏
迪拜神话的破灭表明,传统能源消费模式和经济增长模式无法引领世界经济复苏已成各方共识,新一轮技术革命衍生出新的经济增长点,才是未来世界经济发展可以依赖的路径。迪拜模式或许由此成为历史 ...
最新消息
最新评论
  • 盘点迪拜26个建筑奇迹:从摩天塔到旋转大厦(图)
  • 谢国忠:迪拜惊魂 上轮泡沫一部分
  • 丁志杰:迪拜危机警示 经济复苏不确定性
  • 李众敏:迪拜危机“模式”拼图
  • 何帆:迪拜错不当诛 国际市场仍存过剩资本
  • 顾春:迪拜危机给温州人教训 回归“实业时代”
  • 潘晟:迪拜危机对中国房地产业的启示
  • Copyright◎和讯网 和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返回和讯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