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明:迪拜之殇是国际金融危机的强余震
梅新育:迪拜畸形繁荣撑不住了
第一财经:迪拜危机本质是房子建在沙上
陈庆贵:迪拜危机是中国房地产的一面镜子
迪拜面临主权债务违约当地时间11月23日,迪拜政府申请暂停迪拜世界集团的部分外债偿还…[详情]
权威经济学家聚焦迪拜危机穆迪和标普两大评级机构警告,迪拜世界推迟偿债的行为可能会被视为违约…[详情]
2009中央工作经济会议 会议将对当前经济形势进行判断,并定调第二年宏观经济政策最权威的风向标…[详情]
谢国忠:迪拜危机加速热钱回流 今年A股已见顶
刘煜辉:迪拜信用危机目前为风险可控状态
贺强∶迪拜对A股市场不会有冲击
樊纲:迪拜问题是因为没有实体产业
郭田勇:迪拜不是“雷曼第二” 须防楼市风险
人民时评:“迪拜风波”给温州人的教训
上投摩根:迪拜事件对全球金融市场冲击可控
新华视点:迪拜风波或致游资冲击中国资本市场
迪拜危机其实有一个清晰的逻辑,即持续上涨的石油价格为产油区带来了大量的美元,而这些资金大举流入产油区旁边的迪拜,迪拜经济的着力点是房地产,因此泡沫在迪拜地产业吹起。在这个逻辑背后,可以清晰地看到三个关键词:石油、美元和房地产。
迪拜危机不会改变已经形成的全球经济复苏的进程。在各国政府协同努力救市以后,危机的最高潮已经过去,让全世界感到欣慰的是,宽松政策不会轻易改变,各国领导人已就此达成了共识。因此,迪拜危机虽然会给全球经济复苏带来干扰,但这种局部性的危机仍旧可控。
比之迪拜危机的直接影响与冲击,更值得人们警惕的,是迪拜难以持续的转型模式。迪拜想要在沙漠上建成绿洲,很难不会遭遇失败。至少,在全球经济充满了不确定的因素面前,这种借助海市蜃楼般的理念与幻想堆砌出的经济城堡,容易摇摇欲坠,甚至轰然坍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