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通资本市场堵点卡点 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2024-06-20 00:00:00 证券时报 

证券时报记者 程丹

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是资本市场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难得的机遇。证监会主席吴清昨日在陆家嘴(600663)论坛上的讲话,对此着墨颇多。打通堵点卡点,营造宽容失败、鼓励创新的良好氛围,资本市场无疑是不二之选。

资本市场具有分散风险、共享收益的天然优势,契合创新企业发展风险高、不确定性强的特征,理应成为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阵地,需要制定包括壮大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改造提升的一揽子举措,培育耐心资本,让向“新”而行的企业在资本市场获得养分。此次发布的深化科创板改革8条措施,通过优化发行承销、并购重组、股权激励等制度安排,进一步释放政策红利,畅通“科技-产业-金融”高水平循环,引导资本市场要素资源向科技创新领域聚集,实现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的深度融合。

最近一段时间,“独角兽新增数下降之问”引发市场关注,侧面反映了资本市场在培育创新和鼓励创新方面仍存在堵点和卡点,需要想办法进一步激发直接融资的“活水”效应,完善股权投资“募投管退”机制,为科技创新注入金融力量。一方面,需统筹一二级市场动态平衡,根据市场的变化适时调整融资端政策;另一方面,要契合科技创新企业的融资需求,培育耐心资本,推动“资金-资本-资产”良性循环。相关部门应凝聚共识,协同发力,更好服务科技创新和新质生产力发展。

资本市场在培育新质生产力的过程中,需要“强筋壮骨”。要大力推动上市公司提升投资价值,助力企业通过并购重组等方式提升“内核”。监管部门要创造更好的政策环境助力上市公司加强产业横向整合、纵向协同,上市公司只有扎根实体,苦练内功,聚焦主业,做精专业,才能在政策供给中获得充足发展。应更好地保护投资者,提升资本市场内在稳定性,对证券违法犯罪行为从严打击,对因违法违规而造成的投资者损失,强化相应的赔偿救济机制,保护好中小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资本市场关联千行百业,牵系千家万户。实现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需要久久为功,合力而为,只有市场主体同向而行,各尽其责,才能加快建设成一个规范、透明、开放、有活力、有韧性的资本市场,让其真正成为社会预期的“温度计”,科技创新的“加速器”,居民财富的“蓄水池”。

(责任编辑:王治强 HF013)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热门阅读

    和讯特稿

      推荐阅读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