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与中东资本合作深化 共赢可期

2024-05-14 03:16:44 证券时报 

罗曼

近年来中国与中东地区的双向金融合作快速升温,其中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连接东西方资本的枢纽作用尤为关键。上周举办的“香港—沙特资本市场论坛”(CMF),是沙特证交所集团首次在海外举办的论坛,不仅象征着中国香港与中东金融合作达到新的高度,同时也是对中国香港金融市场国际地位的高度认可。论坛吸引了众多中东投资者的目光,显示了香港对于中东资本的吸引力。

随着全球金融环境的变化,中东地区对于多元化投资机会的需求愈发迫切。中东国家,尤其是那些富有的石油输出国,正在寻求通过国际投资来转变其经济结构和减少对石油收入的依赖。现时当地石油相关产业占比超过八成,随着绿色能源日益普及,全球能源市场或会出现百年未见的结构性转变,沙特方面正在积极发展非石油产业,希望尽快把石油相关产业的比重降低。而最简单的办法则是通过引入外资发展本地经济,令本地产业更多元化;另一方面是从与外国企业的合作中积累经验,培养本地人才,为长远经济转型打好基础。

目前,很多阿联酋和沙特的企业正在积极寻找新市场机遇,通过股票市场网罗资金,相关企业期望实现全球拓展计划。随着亚洲市场蓬勃发展,其与中东的协同效应日益显现,这为许多实现经济多元化的阿联酋和沙特企业提供庞大市场机遇。

我上周在CMF论坛上采访了不少中东企业和投资者,大部分受访企业认为,中国香港在确保资金来源、与亚洲多国的紧密联系,以及获得更多国际认可这三方面具备明显优势,是中东企业的首选。

基于此,双方在经贸合作方面目标清晰。首先,香港是亚洲的国际金融中心,拥有一套健全的法治体系和完善的金融系统,这为中东投资者提供了一个可靠的投资环境,降低了国际交易中的不确定性;其次,香港是顶尖金融业人才和众多大型国际金融机构的集中地,信誉一流,可以为中东国家提供稳定、可靠、专业的资产管理、风险管理服务;再次,香港股市是极少数能够把自由开放和严格监管这对矛盾命题同时做到极致的市场,其股票、债券和衍生品市场的完善性为国际投资者提供了高效、透明、稳健的交易环境,来港上市集资除了能够发挥品牌效应,也能够为中东企业打开进入有14亿人口的中国内地庞大市场的大门。

此外,中国政府对香港的支持也为香港金融市场的繁荣增添了一层保障。

中国香港与中东的金融合作前景广阔,但也面临挑战。如何在美联储维持高利率环境下保持市场流动性,如何应对来自其他金融市场和新兴金融形态的竞争,成为香港需要思考的问题。港交所的创新与稳健并重,以及对科技的持续投入,将是应对这些挑战的关键。

(作者系证券时报记者)

本报专栏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责任编辑:王治强 HF013)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热门阅读

    和讯特稿

      推荐阅读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