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勇
在中国乃至全世界,深圳是一个奇妙的存在。从行政管辖与治理的角度看,深圳已有约1700年的建城史。然而,在有城市史以来的绝大部分时间里,深圳存在感并不强,与中国历史上诸多地位崇高的名城相比,深圳难言出众。直到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深圳才实现从不起眼的边陲小镇到光彩夺目的现代化大都市的蝶变。吸纳着改革开放的伟力,深圳用了不到30年的时间,就跻身于中国四大一线城市之列;用了不到40年的时间,就跻身于全球百强城市榜单。这个巨大的成就,在全世界城市发展史上极为罕见,称为“深圳奇迹”应属当之无愧。
回顾“深圳奇迹”,绕不开“深圳生日”这个当代新典。1980年8月26日,经国务院批准,作为“改革开放试验田”的深圳经济特区正式成立,这一天就成为深圳特区诞生的纪念日,俗称为“深圳生日”。此后,每年的8月26日,深圳市政府和民间都会组织开展缤纷多彩的纪念活动,为深圳庆祝生日。这些纪念活动包括写文章、出书、创作歌曲、举办座谈会或晚会、拍摄电视剧、参观国贸大厦、登莲花山瞻仰邓小平雕像并献花等。多年坚持并沉淀下来,它们渐渐变成了深圳文化的组成部分,并形成了鲜明的深圳特色。
我是2006年来到深圳工作并在此定居的,算得上是一个资历中等的深圳移民。18年来,我见证了深圳常住人口从871万人增长到1779万人、深圳GDP从5900亿元增长到3万多亿元、深圳废除二线关实现辖区一体化的发展历程。与此同时,我也陪伴深圳度过了它的18个生日,以写文章、写诗歌、参加座谈会等方式,表达了对深圳生日的祝福。
眼下,在深圳经济特区第44个生日即将到来之际,有一群深圳人正在精心策划实施一个别有趣味的为深圳庆祝生日的方案。其中尤其活跃的,是深圳文化界的三位大咖:黄东和、于万新和惠宣。前不久,这三位对深圳历史颇有研究且精于著述与演讲的雅士,在“头脑风暴”的碰撞中想出一个点子:在民间以自发的方式举办108席茶话会,庆祝深圳特区44周岁生日,并以此为契机,打造深圳的感恩节。这便是“深圳生日茶会”的缘起。由此,黄东和、于万新和惠宣成为“深圳生日茶会”的发起人。
对于“深圳生日茶会”创意方案中的两个关键词——“108席”和“深圳的感恩节”,三位发起人是这样解释的:深圳最初的城市规划,由108位海内外工程师共同完成。因此,“深圳生日茶会”计划邀请108位深圳市民,让他们以主理人的身份各自领得一席生日茶会,各自邀请朋友若干,为深圳庆生。“深圳的感恩节”则是一个愿景,在愿景中,“深圳的感恩节”将依托始于今年并持续办下去的“深圳生日茶会”而逐渐实现。而此词中的“感恩”,是指感恩改革开放的时代际遇,感恩深圳特区的开放包容,感恩自己个人的努力拼搏,感恩亲朋好友的鼎力支持,感恩贵人邻里的相互成就。
依照创意方案,在“深圳生日茶会”上,与会者可以品茶,可以谈和深圳有关的故事、感想与冀望,可以相互赠送礼品。茶话会全过程,委托“文学观察员”(由茶话会发起人从深圳的作家、媒体人、文化人、文学爱好者中邀请而来)记录,会后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在全网和纸质平台上传播,由此带动越来越多的人对深圳生日、深圳当下和深圳未来予以关注和思考,从而将开放、勇敢、包容、自由的深圳精神继续传承下去并发扬光大。
2024年7月中旬,“深圳生日茶会”的倡议发出后,应者如云。多位深圳市民表达了担纲茶话会主理人的意愿,108位名额很快满员。其中有快递哥、记者、作家、出版人、艺术家、律师、企业家、读书会领头人……职业遍布各行各业。考虑到每位茶话会主理人都有自己的社会关系网,参加这108席“深圳生日茶会”的所有嘉宾,无疑就像星罗棋布的血脉一样,渗透深圳的每一寸肌理。一个属于深圳特区44周岁生日的“嘉年华”正在上演,愿景中的“深圳的感恩节”也有望开一个好头。
亲爱的深圳,祝你生日快乐!
(作者系证券时报记者)
本版专栏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邮箱:news_center@staff.hexun.com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