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厉以宁,纪念一种改革的精神

2023-03-01 00:40:03 新京报 

■ 专栏

而今,中国的经济改革又在关键时期,虽先生长辞于世,其精神不会枯萎。

2月27日19点31分,厉以宁教授去世了,享年92岁。一时间,各界人士纷纷哀悼,显示着他不一般的影响力。

厉以宁教授1930年生,1951年考入北京大学经济学系,毕业后留校工作。这也注定了,他的一生是伴随着中国跌宕起伏命运的一生,他的研究也势必要和中国经济紧密相关。

厉以宁教授一生辛勤探索、著作等身,亦获得荣誉无数,作为著名经济学家,实至名归。但他的巨大影响力,或不止于此,更在于其敢于突破、求真求实、坚持真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不久,逐步建立起传统计划经济体制,随着时间推移,计划经济越来越不能与我国发展的形势相匹配,“改革开放”到来了。但是,到底怎么改?厉以宁教授被称为是所有制改革派或企业改革主线派的代表。

1980年4月,他参加了中央书记处研究室和国家劳动总局联合召开的劳动就业座谈会,第一次公开提出股份制。

1986年,《纽约时报》把厉以宁称作Mr.Stock Market(证券市场先生),此后,国内常常把厉以宁教授叫作“厉股份”。但他似乎并不是太喜欢“厉股份”这个“名头”。因为“股份制”只是他研究内容和改革建议中的一项。而实质上,在当时甚嚣尘上的“价格改革”呼吁中,他清醒而坚定地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成功将取决于所有制的改革,其失败则可能由于价格改革的失败。

他认为,价格改革主要是为经济改革创造一个适宜商品经济发展的环境,而所有制的改革才真正涉及利益、责任、刺激、动力等问题。

社会各界都承认东欧经济改革失败了,为什么失败?一种意见认为是由于价格改革放得不彻底,胆子过小不敢大放,如果真的放开了,这一关就过去了。厉以宁则以为,失败原因在于不敢动所有制,不敢明确产权问题,不能将企业真正变成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实体。

他于1990年出版《非均衡的中国经济》,为当年的中国经济和改革“把脉”,从理论到实际建立了中国经济结构不均衡的两级分析,认为市场不完善、价格不敏感,加之企业运行机制不灵活,是中国经济“非均衡”需要解决的问题,而企业机制的改变应为首先要务。

因此,厉以宁教授不仅“力挺”股份制改革,也“力挺”企业家精神。这种“力挺”,更在当年邓小平“南巡”讲话之前,又在几十年后一直延续。

改革开放四十年,对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他表示赞许,同时认为,不仅是改企业,而且要改运行的规则。一是市场要摆在决定性的作用的位置上,二是整个经济的运行,包括企业的运行要摆在一个效率至上的高度。厉以宁教授对中国改革和中国经济都充满了信心,同时,又一再强调改革远远没有完成。

对于当时社会广为流传的“端起碗来吃肉,放下筷子骂娘”,他有着自己独到的理解。“第一,人的要求是多方面的,不光是吃肉,虽然他有肉吃了,但没有房住,买不到车票,他不满,就会骂娘。第二,虽然都有肉吃,他要看看别人碗里的肉有多少,如果他看到别人碗里的肉比他多,而他的劳动不比别人少,他也会骂娘。第三,以前没有肉吃,去年碗里有三块肉,今年物价涨了,碗里只剩两块了,他又会骂娘的。因为他不会跟没肉吃时比,而是跟吃肉最多的时候比。还有,如果钱多了,只能吃肉,而没有别的花处,人也要骂娘的。我们要使群众理解改革中出现的困难。”

厉以宁教授是个高屋建瓴的人,也是个很接地气的人,这也许和他的经历有一定关系。出生于南京的他,因家庭和时代的原因,自小就辗转在南京、上海、扬州、沅陵等地求学、避难,成绩优异,也深切感受到国家积弱带来的生民不幸。

他曾想过“科学救民”“实业兴国”,甚至已经拿到金陵大学化工系录取通知书。但世事弄人,未能成行。最后到了北京大学经济系,终于还是为中国的“实业兴国”作出了巨大贡献和支持。历经人生风雨、社会非议、学界争论,而不改初心,可谓既有先见,又有风骨。

而今,中国的经济改革又在关键时期,虽先生长辞于世,其精神不会枯萎。借先生的一句词缅怀他并共励之——“溪水清清下石沟,千弯百折不回头。兼容并蓄终宽阔,若谷虚怀鱼自游”。

□万喆(北京师范大学一带一路学院研究员)

(责任编辑:王治强 HF013)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热门阅读

    和讯特稿

      推荐阅读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