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玉贵、张倩:美联储“硬加息”,用错了猛药

2022-06-17 07:21:25 环球网 

一如市场预期,鲍威尔领导下的美联储在为期两天的货币政策例会后,宣布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大幅上调75个基点。这已经属于政策意义上的“硬加息”模式,也创下美联储1994年以来最大加息纪录,堪称“沃尔克时刻”在21世纪的翻版。

众所周知,在经济处于常态化的情况下,各国央行不会轻易启动加息工具。特别是美联储,自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以来就一直是全球最具影响力的央行,其货币政策向来是全球市场的风向标,并对其他国家产生很大影响。从经济政策出台的逻辑机理来看,美联储连番加息甚至不惜动用猛药,首要目标是对抗通胀这头猛虎,希望通过祭出“硬加息”政策结合“缩表”行动向市场发出强烈信号,即美国在认真对待日益严峻的通胀,决不允许美国经济“脱轨”。

但正如鲍威尔所承认的,当前总体通胀中有不少因素是美联储无法控制的,例如俄乌冲突、西方对俄制裁、供应链脱节等导致的成本推动型通胀。美联储货币政策真正可能起作用的是由货币超发引发需求过热的通胀。鲍威尔的意思其实是在解释美联储面临“本领不够”的难题,加息也是迫不得已的举措,另一方面也暗示美国得与全球主要经济体合力应对日益严重的通胀。

有市场人士将当前美国面临的通胀形势与上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初的“滞涨”相比对,认为美联储希望通过复制其前辈沃尔克的超常规超预期加息政策,以遏制美国的通胀势头。历史尽管有着某种程度上的相似,但今天的美国和全球经济形势与40多年前相比还是有很大不同。当年的“滞涨”症结,是两次石油危机以及美国力量使用过度和创新不足等加剧了美国经济内外失衡。被认为史上最具鹰派色彩的美联储主席沃尔克祭出大规模紧缩政策,目的是在挤掉泡沫之后重塑美国经济,于是就有了著名的“沃尔克时刻”。

但今天的美国则面临“明斯基时刻”的冲击。世人不应忘记,两年多前,当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并造成供应链产业链局部断裂,美国经济面临大规模停摆、股市多次熔断、大萧条脚步越来越近时,美联储开启无限量量化宽松(QE)的“直升机撒钱”模式,并将联邦基金利率降至0-0.25%,导致美联储资产负债表急剧膨胀。而所有熟知货币金融学的人都知道,无限量QE带来的易放难收问题,在现实世界里根本找不到最优解。

因此,美联储当前的大幅加息本质上是为两年多前的无限量放水“埋单”。另一方面,美国遭遇的成本推动型通胀,很大程度上是由美国采取的“以邻为壑”政策引发的,这也是美联储感到无能为力的原因所在。联合国秘书长全球危机应对小组8日发布的有关粮食、能源和金融系统的报告指出,粮食、能源和金融渠道之间已经开始相互作用,形成恶性循环。而所有关注当前国际政治经济形势的人都知道,美国至少部分掌握着解决上述问题的钥匙。至于美国劳动力市场供需不平衡、企业面临劳动力短缺困境、职位空缺率升至历史高位等结构性难题助推通胀加剧,又与美国经济长期以来高度金融化、政府的救助效应边际递减紧密相关。

事实上,美联储此次祭出“硬加息”措施,究竟能否有效遏制高通胀并同时避免经济走向衰退,连鲍威尔本人也心中没底。如今的美联储在预期管理能力方面大不如前,如果投资者和大多数美国家庭不愿压缩资产负债表,则美联储加息政策的实际效应将大打折扣。换言之,当下美国更应该将经济政策的着力点放在稳定市场预期,改善经济环境尤其是提高实体经济竞争力上,因为“硬加息”并不构成经济内生性增长的动力。

美联储此番大幅加息一定会对全球金融市场产生冲击,并迫使其他国家被动调整本国经济政策。尤其是对那些抗击打能力本身就较弱的中小经济体来说,美联储每一次大规模放水或抽水,给它们带来的往往是痛苦多于轻松。(作者分别是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金融贸易学院院长、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博士生)

(责任编辑:王治强 HF013)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热门阅读

    和讯特稿

      推荐阅读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