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越南及东南亚对中国出口产业链的替代冲击大吗?

2022-05-07 16:11:34 中新经纬 

中新经纬5月7日电 题:越南及东南亚对中国出口产业链的替代冲击大吗?

作者 明明 中信证券(600030)联席首席经济学家

现阶段,由于国内供应链受到局部地区疫情的阶段性扰动,叠加东盟复工复产,以越南为代表的东南亚国家开始在服装、家具等领域对中国出口形成一定的替代。

从微观层面来看,包括中小企业订单外流、部分纺织服装企业面临毁单等现象,放大了市场对于中国出口替代的担忧。短期内,由于国内供应链在整个二季度仍将处于逐步修复状态,我们预计中国出口同比或呈现“先低后高”的态势。其中4月出口预计较3月同比将有所下降,并使得当月货物和服务净出口对GDP的贡献进一步回落。

图1:中国和越南两国在对美国的服装和鞋帽出口上存在较强替代关系(%,%)

但拉长时间维度来看,随着国内稳外贸、稳外资的政策逐步形成合力,以及局部地区疫情缓和供应链逐步修复,中国出口增速或重回一定水平,并继续为GDP增长作出贡献。

图2:东盟对于中国纺织类产品的出口替代效应更强(亿美元,%)

回顾2020年全球疫情暴发以来东盟的两轮出口修复,我们发现东盟与中国在以纺织服装为代表的劳动密集型产品领域出现了较强的出口替代效应,而该替代效应在部分资本和技术密集型的机电产品领域却表现并不明显。

我们需要担心东盟对中国出口的替代效应吗?

当前,东盟对中国出口的替代效应已经初显苗头,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国内疫情对出口供应链的阶段性扰动。从历史数据来看,东盟出口份额的走高并不意味着中国出口增速的回落。因此,我们在适当关注出口结构性风险的同时,无需过度放大出口替代的担忧。

实际上,“东盟出口高增”这一现象并非最近的“新鲜事”。2020年,在疫情反复干扰之下,东盟的出口曾经历两轮修复。于此期间,东盟与中国在以纺织服装为代表的劳动密集型产品领域就出现了较强的出口替代效应。进一步分析东盟主要成员国的出口结构,我们可以发现东盟的出口替代效应更多体现在劳动密集型产品,在部分资本和技术密集型的机电产品领域内表现明不明显。

以越南为例,其对中国部分轻工产品的出口市场形成替代,主要集中在包括服装、鞋靴、帽类以及家具和玩具等。

值得注意的是,东盟复苏对中国的贸易创造效应同样不可忽视。东盟作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在RCEP关税减免、以及原产地累积原则等利好下,中国与东盟之间的贸易规模进一步扩大。

在RCEP框架下,原产地累积原则使得成员国间的产品价值可以累积计算,这就使得产品更容易享受到关税优惠,其次协定也将带来更大规模以及更大幅度的关税减免。

图3:RCEP框架下,东盟或能够为中国外贸带来更多贸易增量(%)

具体来看,中国与东盟成员国之间的贸易涵盖了大部分中间品和消费品,机电产品是最主要的出口商品,此外还包括化工产品、塑料及其制品,以及杂项制品。以中国对越南、泰国和马来西亚的合计出口为例,2022年1月RCEP正式落地后,中国对上述三国的化工产品、纺织原料及制品和杂项制品出口,均保持着超过两位数的同比增速,验证了RCEP框架下东盟对于中国外贸的创造效应。(中新经纬APP)

本文由中新经纬研究院选编,因选编产生的作品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选编内容涉及的观点仅代表原作者,不代表中新经纬观点。

责任编辑:李惠聪

(责任编辑:王治强 HF013)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热门阅读

    和讯特稿

      推荐阅读

        和讯热销金融证券产品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