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价格跳涨,如何打通产地到销地的“最后一公里”

2021-10-27 11:46:44 谭浩俊 微信号 

蔬菜价格跳涨

如何打通产地到销地的“最后一公里”

农业农村部统计数据显示,10月份(至18日),重点监测的28种蔬菜全国平均批发价每公斤4.87元,较9月底上涨8.7%,较近3年同期均价上涨16.8%。其中,黄瓜、西葫芦、白萝卜和菠菜均价较上月分别上涨65.5%、36.3%、30.7%和26.5%,相对而言,耐储运蔬菜的价格保持稳定。

按照相关专家的说法,国庆假期以来蔬菜价格的持续上涨,特别是不耐储运蔬菜的快速上涨,主要是受大范围、长时间连续降雨影响,辽宁、内蒙古、山东、河北、山西、陕西等北方蔬菜产区多地出现菜田受淹现象,蔬菜采收困难,收购成本大幅增加。应当说,天气确实是造成近一段时间以来蔬菜价格持续上涨的主要因素。但是,也不是唯一因素。流通环节的工作没有完全到位,也是蔬菜价格持续上涨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且这个因素,在每一次的蔬菜价格涨落中都存在。

事实上,在北方受天气影响,蔬菜采收遭受较大冲击、蔬菜成本上升的情况下,南方并没有受到天气多大影响,蔬菜的生产、供应都比较正常。如果能够畅通流通环节,及时向北方调运,还是能够对北方的蔬菜市场产生积极影响的。

关键就在于,南方的蔬菜要运送到北方,价格也很难得到控制。从高速公路来说,已经对蔬菜运输实行免费,但是,如何组织运输,则是很大的问题。目前,主要是经营者、批发市场等组织蔬菜的采购与批发,而经营者和批发市场需要考虑成本,只要超过一定距离和成本,就不可能采购,而会通过涨价来获取自己的利益。在这样的情况下,发挥政府这只有形之手的作用就十分重要。

实际情况是,从这些年来蔬菜的产销情况来看,产地滞销、销地脱销,产地价贱、销地价贵的问题一直比较严重,原因就在于,一方面,政府及其职能部门都是围着螺蛳做道场,没有把眼光放到全国范围,给生产者、经营者及时提供信息,以便于生产者更好地安排生产、组织销售,也不利于经营者掌握信息、及时组织货源,满足消费市场需求,因此,产地浪费现象十分严重,销地短缺问题也经常发生;另一方面,地方政府只喊口号、不拿出具体行动,面对生产者田头蔬菜严重浪费,有的菜农将蔬菜抛到河里、烂在地里,也不组织帮助销售,更没有与销地政府联系,任凭经营者来洽谈,最终也就无法使产地与销地实现良好衔接。如果衔接得好,浪费现象可以大大改善,销地居民也能节约开支。这其中,政府宁可贴钱给居民,也不愿把这些钱花到解决运输问题、发布信息问题、鼓励经营者采购蔬菜问题上,实在有点难以理解。

这也意味着,面对蔬菜价格大起大落,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地方政府没有扮演好角色,没有发挥好有形之手的作用。这其中,地方更关心的是如何招商引资,如何拉到大的项目与企业,菜农等方面的工作,都属于可问可不问的,遭受损失,也不是政府,而是菜农。工作做好了,对政绩的影响不大。这样的理念和思维,也就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菜价大起大落现象了。

眼下北方等地出现的蔬菜价格大涨,也再一次提醒地方政府,如何才能发挥好有形之手的作用,把产、销两地能够紧紧地联系在一起,畅通流通渠道,既不让菜农的心血白费,也不让居民的支出白增。自然灾害会给居民生活带来不利影响,会给农民增收带来冲击。但是,如果政府的有形之手作用发挥好了,也是能够有效弥补各种损失的,是能够让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损失都小一些的。

农民费心费力,把蔬菜种植出来,目的是为了销;居民认真工作挣钱,再把工资掏出来购买蔬菜,是为了吃。吃和种之间,实际就是一条路,卖和买。对政府来说,打通买卖之中,訑就实现了农民与居民之间的交易关系,而这种交易关系,是最重要、最必要的关系,打通的难度也不大,就是政府要把心放在上面,要真正关心农民与居民的利益。真的关心了,“最后一公里”也就打通了。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谭浩俊。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责任编辑:张泓杨 )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热门阅读

    和讯特稿

      推荐阅读

        和讯热销金融证券产品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