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团取暖”之余思

2021-01-26 01:43:34 证券时报 

【缘木求鱼】

在市场的发展历程中,抱团取暖并非新鲜事。

木木

无论是从生物性还是社会性的角度观察,人类抱团取暖的冲动和行为,都再自然不过。其实,人之外的许多动物也一样,南非东海岸洄游的沙丁鱼、南极大陆的企鹅,都有这种爱好。

这种行为模式以及发作更为频繁的意识冲动,很好地标识了自然的伟力。抱团为了取暖,当然是比较优雅的说法儿,更粗粝的本质是为了生存;生存压力之下,抱团几乎是首先触发的一种本能反应。这种行为模式能延续下来并成为一种本能,足以证明其应对自然和社会压力的有效性,这确是一条上佳路径。

既然是本能且有效的一种反应,就大可不必对抱团取暖者持讥嘲之态,而且,保不齐哪一天自己也会因了某种需要而抱抱团。这大约能算得上待人接物的一个基本态度。不嘲笑之外,甚而还要抱以足够的同情心,毕竟抱团这种行为背后,隐藏了相当的生存压力,抱团越紧,压力越大。对他人在压力之下的正常反应,同情一下、一番,也大合夫子的恕道。

相对而言,抱团行为是弱势一方压力之下的生存之道,顶级掠食者一般用不着抱团、当然就不屑于抱团。这是自然界的普遍现象。人类社会大致也如此,虽然一些时候表现有异,但深究一下,本质其实差不多。比如,股票市场上机构抱团炒股行为,看似强强联手、一起吃肉,气势爆棚,但只要稍加琢磨,就不难发现,这种强势抱团行为的背后,也藏着致命弱点。

就技术层面讲,强势抱团,逐步推高股价,机构及其身后的投资者,虽然报表富贵格外炫目,但终极兑现难度很大。一方面,维持股价,需要源源不断的“新钱”进入,股价越高,“新钱”的规模、入市速度必须越大、越快,一旦“新钱”供应跟不上,要维持住股价,实在是件极痛苦的事;另一方面,在机构紧密抱团的状态下,成规模的兑现、脱身,操作难度极大,如果没有足以匹配的“新钱”、“韭菜”接盘,结局似乎只有“雪崩”一途。现在,新基金发行火爆异常,从一个侧面观察,当然可以得出“新钱”入市踊跃、投资热情高涨、市场前景乐观的结论,不过,立足别的侧面,或许也不难得出场内抱团辛苦的观点。

就投资逻辑而言,少数被强势抱团持有的股票,估值已经高高在上,按照曾经流行的投资逻辑,这些股票按说早透支了投资价值,早就到了需要认真考虑如何变现、脱身的时候,但身陷其中的强势抱团者,嘴往往也很难由心,各种解释强势股估值不高、还能再高的说辞,也就层出不穷,甚至还有心思格外机巧的机构,发明了“抱团溢价”的高妙理论,以期使抱团行为能有所借力,如果这种理论真能自洽的话,恐怕“庞氏理论”也能畅行天下了。

从目前架势看,机构强势抱团,别管是取暖也好、谋财也罢,终极基础一定是“新钱”的源源介入;少了这个必要基础,接下来的事情就不太好办。更为关键的是,在“新钱”和抱团强关联背景下,诸如调研之类能够代表机构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工作,恐怕就没人用心做、甚至根本没人做。这也可以理解,都专心致志搞钱或者凝神静待“跳水”的发令枪声响比谁动作快,谁还顾得上其他事。从这个角度看,这些紧紧抱在一起、不离不弃的机构,弱势状态毕露无遗,一有风吹草动,炸窝、自相践踏是大概率之事。

在市场的发展历程中,抱团取暖并非新鲜事;每一次抱团取暖的最终结果,似乎也差不多。历史反复重演,一而再、再而三,旁观者的唏嘘,于是就变得无足轻重甚至还有点儿矫情——或许,生活原本就是这样。但愿,这一次的抱团取暖,能有不太一样的结果。不过,本着市场运行的内在逻辑,结果很可能还一样。既然如此,就只能看哪条沙丁鱼跑得快了。

(作者系证券时报记者)

(责任编辑:王治强 HF013)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热门阅读

    和讯特稿

      推荐阅读

        和讯热销金融证券产品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