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刻认识和科学把握新发展阶段

2020-11-15 14:49:52 和讯  求是网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我国将进入新发展阶段。”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把握国内国际发展大势作出的重大战略论断。这一论断,指明了“十四五”时期及更长时期我国发展所处的历史方位,具有十分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务须深刻认识、科学把握。

新发展阶段,就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阶段。进入新发展阶段,在我国发展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这个里程碑铭记了中国人民和中国共产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顽强奋斗的光辉历史,标刻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历史坐标。

鸦片战争之后,中国人民和无数仁人志士不屈不挠,苦苦寻求中国现代化之路。但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条件下,中国现代化没有也不可能取得成功。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孜孜以求,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行了艰辛探索。早在1957年,毛泽东同志就指出,“必须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我们一定会建设一个具有现代工业、现代农业和现代科学文化的社会主义国家”。1964年12月,周恩来同志在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从第三个五年计划开始,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可以按两步来考虑:第一步,建立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第二步,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使我国经济走在世界的前列。”在党的坚强领导下,中国人民发愤图强、艰苦奋斗,在旧中国“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建立起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迈出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坚实步伐。改革开放后,我们党提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三步走”战略。进入21世纪,在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之后,我们党又提出,到建党100年时全面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然后再奋斗30年,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党的十九大站在新的更高的历史起点上,对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作出分两个阶段推进的战略安排,即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冲击,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砥砺前行、开拓创新,奋发有为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跃上新的大台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突破1万美元,预计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突破100万亿元。“十三五”时期累计有5575万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今年年底将历史性地解决绝对贫困问题。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大突破,对外开放持续扩大,生态文明建设成效之大前所未有。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医疗保险覆盖超过13亿人,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近10亿人,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十三五”规划目标任务即将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在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向前迈出了新的一大步,实现了从大幅落后于时代到大踏步赶上时代的新跨越,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创造了有利条件。

新中国成立之初,毛泽东曾感叹:“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制造。”如今,中国是世界上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当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拥有41个工业大类、207个工业中类、666个工业小类。从嫦娥揽月到C919试飞提速,从北斗组网到天启问程,从蛟龙探海到蓝鲸钻井,从双龙提速到“奋斗者”号突破万米海深,“中国制造”的一个个奇迹使中国人民挺胸抬头、自信昂扬。回望来路,近代以来,一代代中华儿女咬定青山、风雨无阻,前赴后继、接续奋斗,朝着建设现代化国家这个伟大目标坚毅前行,进行了无数拼搏,经历了无数磨难,付出了无数牺牲,在物质上、精神上、理论上、制度上为建设现代化国家不断积累条件、不断成熟进步。今天,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发展阶段。这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的大跨越,也是人类现代化历史进程的大跨越。

现代化是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世界上不存在定于一尊的现代化模式,也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现代化标准。我们所推进的现代化,具有中国特色,是中国式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我国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

毛泽东同志说过:中国应当对于人类有较大的贡献。邓小平同志指出:“衡量我们是不是真正的社会主义国家,不但要使我们自己发展起来,实现四个现代化,而且要能够随着自己的发展,对人类做更多的贡献。”中国式现代化既切合中国实际,体现了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也体现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在新发展阶段,我国要坚定不移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断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进入新发展阶段,国内外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复杂变化,我们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从国际看,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变,国际环境日趋错综复杂。一方面,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深入人心;另一方面,国际形势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影响广泛深远,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民粹主义、排外主义抬头,保护主义、单边主义、霸权主义对世界和平与发展构成威胁。从国内看,我国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制度优势显著,治理效能提升,经济长期向好,物质基础雄厚,人力资源丰富,市场空间广阔,发展韧性强劲,社会大局稳定,继续发展具有多方面优势和条件。同时,我国也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改革任务仍然艰巨,创新能力不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农业基础还不稳固,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生态环保任重道远,民生保障存在短板,社会治理还有弱项。总之,在新发展阶段,既要看到我国发展总体态势是好的,完全有基础、有条件、有能力取得新的伟大成绩,也要看到当前诸多矛盾叠加、风险挑战显著增多,我国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复杂环境。必须坚持正确的历史观、大局观、发展观,看清当前国际国内形势纷繁复杂现象下的本质,做到临危不乱、危中寻机、开拓进取、开辟新局,更好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着眼“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有机衔接、接续推进,把握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要求,提出了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远景目标,明确了“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方针、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描绘了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的发展蓝图,展现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灿烂前景,极大地凝聚起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磅礴伟力,向着既定目标奋勇前进。

新发展阶段的战略部署催人奋进。要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经济行稳致远、社会安定和谐,奋力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胜利。

百年征途谋新篇,雄心壮志启新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场接力跑,我们要一棒接着一棒跑下去,每一代人都要为下一代人跑出一个好成绩。”有习近平同志作为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领航掌舵,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有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心、顽强奋斗,朝着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描绘的发展蓝图不断前进,把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就一定能够实现!

(责任编辑:王治强 HF013)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合作供稿方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热门阅读

    和讯特稿

      推荐阅读

        和讯热销金融证券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