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下起红包雨,消费券“撒钱”拉动作用几何?

2020-10-02 12:33:22 和讯名家 

我国疫情基本平稳后的首个小长假,显然被寄予了提振国民消费的厚望。

新京报记者注意到,今年的全国消费促进月活动从9月9日拉开帷幕,一直持续至10月8日。而这场消费盛宴随着假期来临,也会升级,商务部此前透露,中秋、国庆期间,各地将开展1300多场上下游、产供销、内外贸企业广泛参与的促消费活动,包括外贸出口转内销、老字号国潮、农产品(000061,股吧)扶贫消费等,让广大消费者切实享受到优惠和实惠。

与此同时,为加快市场回暖,全国各地早已下起的消费券“红包雨”也将持续助力。专家告诉新京报记者,在假日效应的影响下,十一假期消费会迎来一波爆发式的增长。

根据商务部统计,2020年全国“消费促进月”前两周,各地促消费活动稳步推进,江苏、山西、云南等8个地区合计发放1.6亿元消费券。银河证券数据显示,截至9月17日,疫情发生以来,中央层面共发布8项促消费政策,地方层面共发布216项促消费政策,其中不少是发放消费券的政策。

此次小长假,多个城市也通过消费券“撒钱”,其中,9月14日至11月8日,成都市政府在财政安排补贴资金2亿的基础上,将发放超过2亿元的消费券。太原电子消费券于9月19日开始首轮发放,分15轮进行,设置住宿餐饮、零售、家电、百货家居4类消费券。

实际上,早在3月份发放消费券的城市已显现出“杠杆”的威力,杭州发放的消费券已核销2.2亿元,带动消费23.7亿元,乘数效应达10.7倍;郑州首期发放5000万元消费券,发放两日核销1152.4万元,带动消费1.28亿元,乘数效应达11倍。据中泰证券测算,在不使用消费券的情况下,今年全国社零同比增速约为2.3%,而假设全国投放消费券额度为800亿-3600亿元,按照10-15倍杠杆区间进行估算,对应的全年社零同比增速为4.2%-15.4%。

据券商研报统计,就在首批消费券城市出现后的约一个月时间,全国已有约80个省、市、区(县)宣布发放消费券,总金额达百亿级别。

新京报记者梳理注意到,消费券更多投向餐饮、旅游、文化、体育等受疫情影响较大的行业,也有一些城市会“因城施策”,补贴当地受影响较大的重点行业。大多数消费券均需消费满一定金额才可抵扣,这将有利于发挥消费券的“杠杆作用”。

中国贸促会研究院国际贸易研究部主任赵萍此前对新京报记者表示,发放消费券是通过补贴的方式来刺激消费,释放需求。从过往经验来看,一般消费补贴政策短期内会带动消费增长出现新高,特别是在消费券主要支持的领域。不过,消费券并不是“普惠”的,而是哪里需要补哪里,对受冲击较大的行业发放消费券,促使它们更快恢复。

新京报记者 潘亦纯 编辑 王进雨 校对 杨许丽

(责任编辑:赵艳萍 HF094)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热门阅读

    和讯特稿

      推荐阅读

        和讯热销金融证券产品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