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过去的周末发生了一件令国人颇为痛惜的事,华为消费者业务CEO余承东7日公开称,由于美国对华为的禁令将于今年9月15日起生效,华为麒麟旗舰芯片将因无法继续生产而“绝版”。
这缘于今年5月15日美国政府发布的最新禁令:任何企业供货含有美国技术的半导体产品给华为,必须先取得美国政府的出口许可,缓冲期为120天。替华为高端芯片代工的台积电随即透露,受美国政府对华为公司禁令影响,台积电自5月15日起未再接受过任何来自华为的订单,并将在9月14日之后停止对华为的供货。
众所周知,目前包括中芯国际在内的中国大陆半导体晶圆代工企业均不具备7纳米、5纳米的高端芯片制造能力,且芯片制程技术与国际领先水平相比还有不短的距离。而当前各主流手机品牌的旗舰机芯片都需要最新的制程,一旦美国发布相关禁令,立即被“卡脖子”。
事实上,华为被美国“断芯”只是美国制裁中国高科(600730,股吧)技行业的一个典型案例,近年美国为维护其所谓的国家安全利益设立了出口管制条例,将华为、海康威视(002415,股吧)、科大讯飞(002230,股吧)、旷世科技、大华科技等中国高科技企业列入“实体清单”。这些企业短期或多或少都会因为美国的制裁受到影响,毕竟底层技术掌握在对方手中。
如此违背全球化自由贸易的行径着实让人愤懑,不过在道义上谴责对方不遵守国际贸易原则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如何增强自身肌体,尤其是在集成电路等“卡脖子”领域取得突破,不再受制于人。
回顾过去,中国对高科技领域的投入和支持不可谓不大,也在一些领域有所突破,但从未遇到过如此紧迫的时刻,所以务必通过系统性的打法,令“卡脖子”技术尽可能地早些实现国产替代,让中国企业不再受到“断芯”之痛。
企业自身具备“突围”意识及行动是技术进步的源头。以华为为例,之所以接连被美国制裁,主要因为华为在5G通讯等技术领域全球领先,而这离不开华为对技术提升的重视。2019年华为研发投入1317亿元,增幅达29.8%,远超其他中国企业。即便在芯片领域,华为设计的麒麟系列处理器历经十余年从落后变成世界领先,不过因为芯片制造属于重资产领域,早有国际分工,所以华为不曾参与。
因为“卡脖子”技术需要大规模的人力、物力投入,所以单凭企业的力量突破不易。此时,包括财政投入、税费优惠等政策支持必不可少。其实,国家层面对突破“卡脖子”技术也相当重视,8月4日,国务院公开了《关于印发新时期促进集成电路产业和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全文5000多字从财税、投融资、研发、进出口、人才、知识产权、市场应用、国际合作等八方面,给予集成电路和软件产业支持政策40条,力度空前之大。
与此同时,以市场化方式发动民间资本,特别是通过资本市场为高科技企业直接融资,为相关企业提供急需的资金,也至关重要。去年设立上交所科创板最重要的意图,即在于此。从过去一年多的融资和交易情况来看,投资者对科创企业普遍高度认可,交投活跃,相关企业融资也非常顺利。今年8月开始,创业板也正式落地注册制改革,相信有更多的科技型企业能够从资本市场直接获得需要的资金,助力技术突破和企业发展。
应该说,当前对高科技怎么重视都不为过,但突破“卡脖子”领域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企业自身有足够的内在驱动力,再辅之以政策层面的大力支持和资本市场等融资渠道的完善。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