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已授权

注册

疫情防控常态化 经济生活应尽可能恢复

2020-04-30 07:20:16 第一财经日报 

  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如何平衡经济社会发展与疫情防控之间的关系,就成为各界最关心的话题之一。

  从疫情角度看,目前国内疫情基本扑灭,标志性事件是最先暴发且最严重的武汉,至4月26日在院新冠肺炎患者清零。不过,受境外疫情扩散影响,境外输入病例一直不曾断绝,甚至还零星出现本土关联病例,如28日31省份新增确诊病例22例,其中21例为境外输入病例,1例为广东本土病例。

  从现实角度分析,彻底堵住境外输入是不可能的,这意味着未来很长一段时间,疫情防控将常态化。中国必须坚持目前对入境人员闭环“检测—隔离”的做法,同时将疫情对经济恢复的影响降至最低。日前召开的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亦指出,要坚持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中加快推进生产生活秩序全面恢复,抓紧解决复工复产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力争把疫情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值得一提的是,近日中央层面宣布了两项决定。一是自5月6日起全国高速公路恢复收费,此前暂定的结束免费时间是“疫情防控工作结束”,不过当时并没考虑境外输入的影响,如今看来一时之间疫情防控难以彻底结束,所以适时调整也在情理之中。二是全国两会时间确定,将分别于5月21日和22日召开,两会这一重大会议即将召开,意味着经济和生活将进一步接近正常秩序。

  如果把经济社会比作一个正常肌体,疫情带来的最大影响就是阻塞。要想恢复常态,重点在于打通梗阻,实现良性循环,包括产业循环、市场循环和社会循环等。

  要实现产业循环,务必打通全产业链。以制造业为例,我国具有全球最完整的产业链条,如汽车、钢铁、高铁、智能电网以及消费品制造业。目前需要的是,通过全面复产复工把这些产业链条打通,尽可能不让其中的任何一环出现阻塞。

  换言之,要尽快恢复经济秩序,需要尽可能地让各行业的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复工复产,既保障原材料的供应,又能让产品销得出去。正如此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所指出的,坚持全国一盘棋,维护统一大市场,促进上下游、产供销、大中小企业整体配套、协同复工,切实提高复工复产的整体效益和水平。

  同时,由于中国已深度融入了国际产业链,随着国际疫情进一步扩散,外贸进出口形势明显恶化。疫情对全球经济的冲击主要表现为总需求下降、产业链和供应链中断以及宏观经济的全面滑坡。处于国际产业循环链条中的企业既要有充分的认识,更应该积极通过出口转内销等方式缓解。

  市场循环与社会循环,本质上是一个问题,虽然侧重点不同,但关键都体现在社会的正常流动上。人动起来了,经济才会活起来。29日下午,北京宣布疫情防控由一级响应调至二级,天津、河北同时跟进,意味着全国其他低风险地区人员进京和返京人员不再需要隔离,至此,31个省份人员流动基本放开。人员流动放开、各类商场市场复工复市,对经济恢复的正面影响不言而喻。某订票平台数据显示,北京宣布“降级”后半小时内机票预订量暴增。

  应该说,疫情短时间内难以被彻底消灭,但可以通过更科学、精准的常态化防控,使其对经济的影响降至最低。与此同时,正常经济生活秩序该恢复的要尽快恢复,只有打通产业链堵点、畅通人员物资流动,才能让经济在疫情防控常态化之下平稳运行。

  

(责任编辑:季丽亚 HN003)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推荐阅读

    和讯热销金融证券产品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