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已授权

注册

阿根廷金融动荡的启示:改革应以长期发展为导向

2019-08-14 02:37:56 21世纪经济报道 

需要建立完善的国家治理体系,就长远发展形成共识与改革能力。

8月12日,阿根廷总统初选结果出炉,其股市当日跌幅超过37%,汇率也出现急速贬值。导火索是当日公布的总统初选结果,费尔南德斯得票率超过47%,比现任总统马克里领先近15%,后者承认失利,大选要等到10月27日举行。

费尔南德斯代表了民粹主义力量,在竞选中提倡反紧缩政策,提出向退休人员提供免费药品,为普通工人提高工资等。而马克里为了满足IMF的条件,制订了紧缩政策,但该政策产生金融动荡,通胀因汇率贬值居高不下,让他的支持率大幅下滑。

市场担心,如果费尔南德斯当选,可能危及IMF给予阿根廷的经济援助,回归货币和资本管制等政策,债务继续膨胀,这种不确定性导致资本外逃,导致汇率、股市等大跌。

在英美等国家,追求效率(自由)与公平(福利)的历史钟摆是一个长周期运动,并且能通过改革缓和市场与社会的冲突,实现可持续的发展。但在拉美地区,这种钟摆的周期与选举有关,更加频繁,从而导致经济政策越来越短期化,结构性问题、制度性问题难以解决。

阿根廷的民粹主义始自1940年代,贝隆政变上台后推行福利政策,大量公共开支增加了财政赤字,推动了通货膨胀。贝隆政府为了挽救经济、抑制通货膨胀的政策导致了全国性罢工和动乱,1955年贝隆政府被推翻。此后的阿根廷政府为了政权稳定,不得不维持此前的高福利政策,不断增加债务,1982年爆发主权债务危机。之后,新政府为了解决通货膨胀,实行了钉住美元的汇率制度,并采取私有化政策,但导致了高失业率,必须依靠更多的财政赤字投入到公共福利开支中去,在钉住美元制度下,只能依靠发行外债融资。自此,阿根廷进入频繁的金融动荡与债务违约危机。

阿根廷独立后,外债出现过8次违约,国内债务违约5次。最近一次发生在2014年7月,阿根廷政府宣布不再偿还200亿美元的政府债务,被债权人起诉,2016年马克里政府才与债权人达成协议。

2015年就职的马克里承诺以自由市场政策复兴经济,提高透明度和开放市场。但阿根廷赤字率继续升高,2018年受美联储加息影响,阿根廷比索至今贬值幅度已经超过50%,导致高通胀。去年,马克里与IMF达成570亿美元贷款协议,并同意实施紧缩政策。但是,在紧缩政策削减福利的同时,货币贬值带来的高通胀让国民生活更加困难,因此,不愿忍受短期阵痛的选民在此次选举中把票投给了宣称恢复福利、不还IMF贷款的费尔南德斯,新一轮循环又要开始了。

阿根廷经济危机频发,首要原因在于其民粹主义陷阱。政党为了选票则投民众所好,导致国家治理体系无法就国家的长远发展形成共识与改革能力,从而陷入周期性债务违约的怪圈。

其次,阿根廷过度依赖外债,缺乏金融主导权与主动权。阿根廷金融体系稳定性不足,缺乏结构性改革的经济环境。

其三,阿根廷经济结构过于单一,过度依赖农业出口,农业又容易受气候和外部需求的变动影响,进而影响国际收支,不稳定的货币环境也不利于发展工业。

候选人为了选票承诺过高福利,不得不依赖债务兑现,引发通胀后又转向外部融资。阿根廷过度依赖大宗商品农产品(000061))出口,很容易因价格波动影响外汇储备,与此同时,汇率(通胀)又受到美联储政策的影响。

与此同时,在国有化、私有化之间不断折腾,无法实现以长期发展为导向。私有化、金融与贸易自由化政策实施时对本国经济结构的改善与长期发展利益关注不够,国有化、高福利政策对市场的影响与财政赤字考虑不够。行为都比较短期化,与政经体系的结构融合在一起,让金融动荡不断地高频重复。

(责任编辑:王治强 HF013)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热门新闻排行榜

推荐阅读

    和讯热销金融证券产品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