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基金   股吧   新闻   个人门户  search2
    3月5日9时,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开幕会,听取和审议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关于政府工作的报告。
    温家宝指出,“十二五”时期,我们要推动经济发展再上新台阶。今后五年,我国经济增长预期目标是在明显提高质量和效益的基础上年均增长7%。[详细]
    对于任何国家而言,几十年保持10%的增长并不是一种常态,一个成熟的经济体关注的应该是GDP的含金量是多少?肯尼迪曾经说过:“GDP可以衡量一切,但不包括使我们的生活有意义”。当前,许多国家开始关注增长所带来的幸福含义,法国就表示要将幸福指数纳入GDP核算中。就连许多小国也非常关注国民的福祉,中国也不应例外。 [详细][评论][微博互动]
转变:从“GDP崇拜”到“国民幸福”

从“GDP经济学”到“国民经济学”
    超越GDP崇拜,从过度的“GDP主义”中走出来,十分必要。经济增长不等于以人为本,这是一个常识,而“以人为本”,恰是本届政府所追求的一个政治目标。从民本立场出发,“十二五”期间,更为重视民众对改革发展成果的共享,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就是必然了。[详细]

胡鞍钢:构建中国国民幸福指数
    各级地方政府是促进发展的规划者和实施者,促进辖区范围内居民的幸福水平是各级地方政府的义务。如果“旨在全面提升人民幸福感”的治理模式能够在各级地方政府实施,这将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重要体现,将极大地提升中国政府执政为民的形象。[详细]

解读:GDP与幸福并非矛盾体

张西流:幸福与GDP原就不矛盾
    “幸福”应该是与GDP成正比关系的,GDP增长了,百姓的收入也增加,收入增加了,生活质量就提高了,也就标志着百姓的“幸福指数”提升了。然而,现实情况却是,在某些地方,虽然GDP增长了,但是与之相对应的是,资源也被掠夺了,环境也恶化了,百姓的幸福感自然也就降低了。[详细]

青平:要GDP 更要幸福感
    不应把幸福感与GDP的关系看成是对立的。能够关怀幸福,说明发展理论与发展实践上升了一个层次,发展的内涵更加丰富了,但这决不是要在GDP与幸福感之间做非此即彼的选择。没有财富的积累和民众可支配收入的提高,也谈不上民众的幸福感。[详细]

思考:怎样让GDP带着幸福飞

GDP“退烧”不仅需要纸上逻辑
    真要结束这种模式,需要的不再是纸上逻辑,更为重要的是改变官员考核机制,调整经济结构,让更多的资本回归实业,消化掉资产泡沫,唯有如此,才能保证GDP在减速的同时,不带来失业率上升和经济萧条,也才足以保证以民生福祉为第一要务的经济增长。这才是中国经济真正需要的。 [详细]

让人民幸福关键在于政府执行力
    各级政府的执行力,经常受到各种惯性思维和利益集团的掣肘,其分寸和指向由此被选择性或投机性运用;这一特点,在环境保护和房地产调控等问题上,已经有过充分的体现。因此,通过建立相应的制度,敦促并监督各级政府认真执行改善民生行动计划,是一项迫在眉睫的重任。[详细]

和讯调查
您认为“人性化GDP”最重要衡量标准是
居民幸福指数
居民收入是否稳步提高
GDP总量的大小
不清楚
  
 和讯知道

  关键词:两个7%
  十二五期间经济增长目标年均7%,居民人均收入实际增长超过7%
  关键词:公平就业
  中央财政拟投入423亿元用于扶助和促进就业,扶持劳动密集型产业、服务业、小型微型企业和创新型科技企业等
  关键词:社保全覆盖
  农民养老保险制度覆盖面扩展到40%,保障性住房建设目标为1000万套等[详细]

 版权声明

  和讯网原创策划,欢迎转载或报道,但请注明出处。违者必究。

  责任编辑:佘振芳
  联系电话:010-85650876
  联系邮箱:pinglun@staff.hexun.com

    民生得不到改善,经济增长就失去了意义;民生得不到改善,未来发展也就失去了重要基础。从8%到7%,从“GDP崇拜”到“国民幸福”,无疑体现了中国经济转型的决心。民生的切实改善要想成为现实,而不是遥远的愿景,就必须建立在深化改革的基础之上。当今中国的改革,需要顶层设计,且首先指向政府自身的改革。民生的福祉与施政的进步,如影随形。

微博热议
参与讨论
网友评论(0)更多

如果有人回复我的评论,请用和讯通通知我

注册 全部评论

CopyRight @ 和讯网 和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r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