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国家统计局发布消息称,7月份,中国工业品出厂价格(PPI)同比上涨10%,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15.4%。这也是1996年恶性通货膨胀结束以来PPI的最高涨幅。这一数据高于有关机构对于全球经济学家调查所得到9.1%的中值。为何PPI会创出10%的新高?PPI的发展趋势如何?这对当前中国反通胀的大势有何影响?PPI高企信号的背后揭示中国经济转型的必要性,我们该如何快速平稳地走好转型之路?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部研究员张立群:“PPI较快上涨的根本原因是资源供给与需求之间的矛盾。需求的迅速扩大不仅带动了国内资源性产品生产规模的扩大,而且带动了资源性产品进口的扩大,进而引起国内外资源性产品价格的较快上涨。
中国信达资产管理公司研究中心研究员沈洪溥:分阶段成品油、电、煤等资源产品价格改革方案试探性出台,初期改革措施即已拉动PPI快速上涨,这应被视作市场价格逐步复位的特征。
通常PPI传导至CPI大约有3至6个月的时滞,主要取决于上游企业向下游转嫁成本的能力及市场的竞争程度。
1、PPI和CPI这种“一上一下”的剪刀差现象在8月可能继续扩大。三季度,在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同比涨幅频频走高的情况下,PPI很可能一直维持在高位。
2、CPI回落并不能说明我国物价已稳稳进入下行通道。未来CPI在继续下降至5%-6%左右时,很可能由于资源、劳动力、环境等涨价因素的制约,而难以再降下去。
3、PPI和CPI背道而驰的局面不会长期保持。到四季度,如果国际油价不发生大幅反弹,PPI由于基数原因可能见顶,从而拉近与CPI的距离。
经济转型集中表现为产业结构的转型。当前我国经济中所遇到的许多问题从深层次看都是由产业结构不合理所带来的,根本的解决之道不是短期的调控政策,而是有效的产业升级。
经济转型必然是一个较为长期的过程。一是因为牵涉面较广,不仅需要资源价格改革相配合,同时需要财税政策、科技政策等相配合;二是需要把握好节奏,兼顾长期与短期利益,需要将其带来的社会震荡控制在可以承受范围内。
保控并举是复杂形势下的政策相机抉择:宏观调控决策自去年早些时候“防过热”到下半年提出“双防”,再到当前“保控并举、突出抑胀”,在防止经济出现大起大落的逻辑上是一脉相传的;在形势变化的应对上,是因势利导、适时微调的。
CPI虽回落 政策“一紧一稳”不能摇摆:首先,国内物价水平稳中有降的趋势还不牢固。其次,美元是短暂的反弹还是趋势性反转还需观察。在这种情况下,如过早放松对经济的调控,一旦国际市场开个“国际玩笑”,很可能会使调控陷入被动。
唯一的药方是帮中小企业开辟市场,美国市场不行可以打开中欧国家、俄罗斯等国的市场。找不到订单,政府就要帮助中小企业进行产业转移,要加快调整依靠出口拉动的经济结构。
其次,中小企业的成本顶得太凶。如果不把价格上涨的压力压住,中小企业的日子还会很难过。因为成本的上涨把利润顶没了。在这个时候要把企业的税收降下来,降低成本。
虽然能源领域的市场化改革在长期内将有效纠正经济结构中的失衡因素,但由于目前国内能源要素价格被严重低估,改革在短期内会明显推高能源价格并使通胀加剧,这正是一年来能源市场化改革被搁置的最重要原因。不过从现在的发展趋势判断,国内下半年的通胀水平很可能持续近两个月的下降势头,从而使能源市场化改革成为可能。
国内经济明后两年或许还将面临颇为严重的通胀反弹压力,这需要政府始终将反通胀作为宏观调控的重要目标。从这个角度来说,今年下半年通胀的下行趋势为能源市场化改革提供颇为难得的“时间窗”。但也正是由于通胀压力仍大,能源领域必须以放开市场准入等改革来配套价格机制的市场化改革,只有这样才能谨慎地、系统性地解决当前面临的相互交织的矛盾。